Category

环球时讯
据美国媒体报道,如今在美国各地越来越多见地道的中国地方风味美食,不少留学生也掺一脚,经营起中式煎饼摊。而他们所制作的煎饼不但获得美国媒体的称赞,更为他们每日带来过千美元的收入。 飞天猪煎饼老板Yolanda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煎饼占领曼哈顿》的报道称,煎饼身世卑微,但制作煎饼却堪称一门艺术,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纽约佩斯大学主修市场营销和艺术史的约兰达·李和四川省的藏族人、主修金融的次仁卓嘎在纽约推出煎饼这种经典食品。 去年10月,两名留学生把明黄色的“飞天猪煎饼”餐车开上街头,在纽约大学商学院附近为学生提供服务,还吸引到了中城的一些午餐人群,周一和周二下午,餐车会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外的百老汇蹲点。 “我们起初想开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餐厅,可是纽约市的房屋租金显然高得吓人,”李说。“但我随后意识到,弄一辆餐车是个更好的主意,因为煎饼就该在街上卖。” 飞天猪煎饼创业团队 这辆餐车上的“北京原味”煎饼现在卖8美元一个——价格大约是北京的10倍。李和次仁卓嘎还在菜单上列明了几种特别选项。如果“北京原味”无法满足你,可以加入他们特别准备的五花肉。加金枪鱼的要价9.5美元。她们甚至还提供无麸质煎饼。 她们的生意已经取得了成功,一个工作日平均能卖出150个煎饼。这两位创业者并不是最先在美国卖中式煎饼的人。 早在1年多前,留学生郝竹明和朋友芮永山就开办了一家中式煎饼小店。开业第一天,他们的煎饼就脱销了。三天内,他们卖出去了800多套煎饼,期间他们没有做过任何广告营销。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郝和芮都是来自中国北方城市,5年前到美国上大学。 郝称:“我之所以想到开个煎饼店,是因为这是最纯正的中国味道,能让我想起家乡的味道。我觉得大多数人应该都这么想。” 事实上,中式煎饼不但受华人学生的欢迎,甚至不少本地人也折服在其魅力下。1977年生于纽约的布赖恩·戈德堡在北京留学时迷上中国的街头煎饼。而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东亚研究硕士专业期间写过商业计划,就是关于开一家在美国的街头煎饼店。随后,他在中国北方品尝40种不同的街头摊饼后,选中最喜欢的那家,买下配方并学做煎饼。去年夏天,戈德堡回到了纽约,并开始准备向美国食客介绍这道北方佳肴。 (文章来源:美国《侨报》;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倪可欣/美国新闻速递 2月17日,洛杉矶高等法院对案件进行宣判,中国留学生章鑫磊走上法庭。 上周三名中国留学生被判刑之后,其中一位的父亲指出,他儿子在美国高中混迹于中国学生之间,多年学不好英语,但在过去一年的监禁生活中英语却迅速提高。恐怕未来数年,他们三人只能在加州的监狱补学在当地高中落下的美国教育。 2月17日,轰动一时的小留学生绑架、欺凌同胞案宣判,三名19岁的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高等法院分别被判6年、10年、13年监禁。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规定,他们将在刑满后被驱逐出境。庭审显示,2015年三月底因为琐事发生争执,翟云瑶、杨雨涵、章鑫磊和其他多名中国小留学生,在他们生活的洛杉矶罗兰岗(Rowland Heights)社区,绑架并殴打了当时18岁的刘怡然,脱光她的衣服、用烟头烫她的乳头、剪掉头发逼她吃掉,还拍下她的裸照,整个过程持续数小时。被害人报警后,六人被捕,其中三人尚未成年,还有数人在逃。三位主犯表示不予抗辩。 案件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的“降落伞儿童”(parachute kids)——无父母陪伴独自在美求学的小留学生——的审视。这些包括被害人在内的学生都在十多岁通过中介的安排来到洛杉矶等大城市,在远离父母的异国独自求学。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富裕家庭为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就业机会,或一张绿卡送子女出国,这样的低龄留学生越来越多。群殴事件却让人们一窥这些小留学生在监护缺失、独自适应异域生活时,可能出现的极端行为。审理此案的法官说,此事让他想到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笔下的《蝇王》(Lord of the Flies),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群6到12岁的男孩困于孤岛后,恶的本性膨胀而导致互相残杀。 据报道,出事的这些降落伞儿童在美国无所拘束、挥霍无度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情感纠葛、账单纠纷、被害人说翟云瑶等上海人坏话,绑架、欺凌因之而起。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在宣判当日,被告杨雨涵通过律师向法庭宣读了一份声明,表示自己不是坏人,问题出在“降落伞儿童综合征”,她说“中国的父母都是用心良苦,送他们的孩子到遥远的地方,无人监护、自由太多,这引发了灾难”。 不过在国内,许多人认为,这些富裕家庭的子女,将自己在国内任意妄为的做派延续到美国,最终受到惩罚。17日宣判结束,中国的社交媒体上一片叫好声,一些人表示“活该”、“大快人心”。一位名为“淡花的沫鱼”的新浪微博用户写道:“还是美国的法律严谨,不在乎你是什么阶层的,只要触犯了法律法规就会受到制裁。在国内就不一样了,钱能摆平这些富二代所犯的事。” 宣判当日,翟云瑶在通过律师向法庭宣读的一份英文声明中提到了国内对她的各种批判:“我听说,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中国,都有很多人恨我,可能我也理应得到这样的对待。”提及父母时,翟云瑶说:“他们送我来是为了让我享受更好的生活和更全面的教育。随之而来的是自由,实际上太多的自由。”她接着说:“在这里,我变得孤独、迷失。我从没有跟父母说过这些,因为我不想他们担心我。” “降落伞儿童”一词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一些富有的台湾、香港、韩国等亚洲家庭送自己的孩子,独自去教育更为先进的美国求学。近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青少年成为这一群体的绝对主力。在洛杉矶提供心理咨询的张馨方(Hsing-Fang Chang)博士表示,这些孩子存在一些心理健康的问题。她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他们往往来自富裕家庭,在国内受到良好的照顾,面对新的环境,缺乏独自应对挑战和压力的能力,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她曾经处理过的案例中就有抑郁症,并出现自杀倾向的降落伞儿童。说到去年三月的欺凌事件,张馨方表示,在群体中,往往由于责任分散,人更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 但章鑫磊和多数被告以及原告曾经就读的牛津学校(Oxford School)的负责人乔治·王(George Wang)表示,所发生的事情在公立学校也有,青少年教育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某一国家的问题。“他们不坏的,需要更多的鼓励关注。”乔治·王说,华人30年前创办的牛津学校有两百名左右的学生,多数来自中国大陆,其中有许多是独自在美。说起章鑫磊,乔治·王说,“在学校表现蛮静的,也没有什么违法的行为。成绩不是很好,因为他英文程度的问题,有时候缺课。但是这个扯到他做那个事情,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章鑫磊来自一个上层中产家庭。父亲章帆是安徽人,90年代下海,在深圳经营一家小厂。2012年,15岁的章鑫磊初中毕业来到洛杉矶,寄宿在一家墨西哥移民家庭。他先就读于一所基督教学校,同学多为和他一样来自中国的降落伞儿童。后由于无法适应英语教学,考试屡屡不合格,他转学至牛津学校,同样地,大多数同学还是中国人。在这过程中,他认识了案件的主犯翟云瑶和杨雨涵,并随后开始和翟云瑶约会。去年3月30日案发当天,他帮助开车,并去取了后来用来剪掉刘怡然头发的剪刀,最终获刑6年。事发以后,章鑫磊的父母已赴美六七次,虽然他们至今仍不了解美国的法律程序,章帆在一则短信中说,“经过还没弄清楚就输了”。 近日,章帆通过电话接受了纽约时报中文网的专访,他谈到在美国陪伴儿子应诉遭遇的困惑,一些中国好孩子如何走上被告席,以及送孩子“西漂”的沉重教训。访谈内容经过编辑和删减。 纽约时报中文网:章鑫磊被判了六年,你怎么看这个结果? 章帆:作为中国的父母,对于这个我们是有我们的意见。他在场没有打,已经表现得不错了,但是对美国的法律来说他肯定有错,这一点我们也不理解。在场的话就一定同罪,有那么大的罪,一坐牢就是六年,到现在我也不能完全理解。我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一直都是这个理念。 中国的法律还是有中庸之道,吵完打完气消了就好了,刘怡然打完后还是送她的小学同学初中同学走了,大人不计小人过。可美国法律是不给人犯错,小孩打架、夫妻吵架和吐口水都会引来灾难。美国法律像西医,对症下药,哪儿有问题就医哪。中国法律像中医,会找前因后果,找岀病因,去病固本。中国法律有调解和和解,让受害人得到最大的补偿。 纽约时报中文网:那么为什么章鑫磊当时会帮忙开车、拿剪刀? 章帆:当时他刚刚满了18岁,刚刚拿了牌照,开了一个月不到,开车瘾很大。他们叫他到哪里去,他肯定就去了,况且当时也在跟翟云瑶谈朋友,翟云瑶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纽约时报中文网:章鑫磊在国内是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到了美国会成了被告? 章帆:出去之前在深圳读书,小学一直成绩蛮好的,到初中的时候差了一些,玩游戏影响学习。十四五岁的时候比较难管,有时间就玩游戏。性格很柔和的,和我一样,还是有点软弱的,人缘也比较好,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错就错在认识翟云瑶了,太听她的话,离不开现场。 纽约时报中文网:这些原本的好孩子,为什么会在美国干出这样的事? 章帆:他们都是中国人在一起交往比较多,他们抱团嘛,这些中国孩子太多了,像那一带的话,可以说遍地都是中国孩子。因为他们的英语很难融入美国孩子中。有那么多中国孩子,他们何苦说外语。他们在一起玩、一起吃、一起唱歌、一起喝酒,肯定矛盾就有了。 这件事情我认为必然会发生,不是今天就是明天。这些孩子搞来搞去,刘怡然去年就被翟云瑶打,上个月(事发的前一个月)也有人打她,翟云瑶就在场,他们打的少吗?他们一年打的几次十几次的都有,把这帮孩子放出去就是有这样的问题。 纽约时报中文网:谁该对他们的行为负责? 章帆:最大的责任肯定是父母,学校不管、寄宿家庭也不管了,美国政府也不管。 纽约时报中文网:许许多多的中国父母选择送孩子出国读书,而且年龄越来越小,你当初送章鑫磊出国是什么考虑? 章帆:当时他有一个同班同学小郭办了去美国上学,他妈妈就跑来问我,章鑫磊要不要办。我问了章鑫磊,然后章鑫磊说他也要去。他们家经济条件比较好,在那里买了套房子,所以安排儿子去那里留学。这样章鑫磊答应去了,就开始办了。通过中介办的,因为我们也不懂,介绍说学校还不错,孩子到美国去,很快英语能说好,又是基督学校,比中国教育要好,中国教育方式给孩子压力太大,我们就随大流就去了,没有考虑那么多。 那时候并不了解美国,都说那边好,教育方式好、小孩能力锻炼的也好,不像中国的教育方式,中国有一点死读书,那边社会活动也很多,学的知识会全面一些,就是认为那边好,所以就答应了。按道理,美国还是比中国要好一些吧。然后办手续,就过去了。 中国人压力大,一切都喜好大跃进,导致孩子西漂。父亲当年没有动脑就跟同事下海了,下海打拼也是一把辛酸泪。为了孩子的未来,同样犯了错误,放章鑫磊小小年纪来美国西漂。也是一次大跃进!中国人喜欢大跃进:有工业大跃进,有文化大跃进,有工资大跃进,有住房大跃进,移民留学大跃进!中国人民是不怕苦的民族!可是我们输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你是怎么为他选择寄宿家庭的? 章帆:当时是中介带过去的,还是不错。选了几家,觉得他家不错,就一个女孩子。其他有的孩子多了,可能麻烦一点。当时中国的家庭不想进,他们说中国的家庭讲中文,学不到英文,老墨的家庭都是讲英文的,这样对英文有帮助。但是外面的环境都是中国孩子,所以他们不用英文,也可以生活,人都是有惰性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你们的家庭信基督教吗?为什么一开始为他选择了一个基督教学校? 章帆:算不上吧,不排斥,对基督教、佛教都有点兴趣。因为基督教学校在美国都是比较正规的,所以选了一所基督教学校。当时小郭的妈妈跟我们说,基督教学校比较好,所以我们就选了基督教学校,其他的学校我们也不知道。当时她的儿子已经被这所学校录取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根据你们的了解,章鑫磊在美国的学习生活是怎么样的? 章帆:孩子一个人在外面还是很孤独的,吃了很多苦也不愿意说啊,出去了也没有脸面回国。后来我们想要他回来,但是他不愿意。(章鑫磊)说困难就是要钱,感觉上了学就是被绑架了似的,整天就是要钱。小孩独立去管钱很麻烦,有钱的时候花得开心,没有钱的时候日子不好过。 他的英文并不是那么好,就直接去学圣经、学基础课,根本就上不了。又不是封闭式的,下学就是寄宿家庭,寄宿家庭根本就管不了,语言不通,两三年了都沟通不了。上学一直都有去上,上了回来因为他们全部要用电脑,用电脑玩游戏。他游戏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我以前也不知道,出事以后去了六七次了,接触了他的同学,都说章鑫磊的游戏水平应该是全校最高的。说他一个人可以对付几个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出事以后很多人在社交媒体上骂这些孩子,说他们是富二代,行为残忍、罪有应得,你怎么看? 章帆:国内骂的人很多,但是具体的问题谁都不管,就是说他们不对,谁也不找原因,美国政府更是不找原因。 很多不是富二代,只能说是中产阶级,真正这些富有的孩子,他们的条件好一些,上的学校也好一些,这样的话也有人照顾。就是中产阶级,有一点点钱,稀里糊涂,在那里买房子不行,朋友又不多,这些孩子相对麻烦一些,在那边没有人照应。真正的富二代好一些,有人照应。 纽约时报中文网:出事以后,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章帆:美国洛杉矶这个地方还是比较现实的,我去了这么多次,我实际上是没有钱的,但是遇到骗子,比在国内十年遇到的都多,骗钱、借钱。我们在那里人生地不熟,求人家办事就得给钱,给了以后又借,借了以后也不要指望在洛杉矶能把钱要回来。比如有人吓唬我们,说男孩子(在监狱里)很容易被人鸡奸之类的,听起来多可怕。他们说能找关系托人,但是要钱,我们也不懂,就给钱。后来我们也精一些,前两次都被骗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章鑫磊在狱中怎么样? 章帆:他现在挺好的,隔两天就打电话回来。人缘处理得很好,和墨西哥人、黑人都关系很好,所以在里面不大会受人欺负,现在他身体很结实,做俯卧撑他说做500个起步。 英语现在很好了,英语现在一下提高得很快,以前不敢说,单词知道,到那里去了一下子就提高了。那里没有华人,全都是美国人,黑人跟墨西哥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如果再让你选择,你还会送章鑫磊出国吗? 章帆:中国的孩子不要去美国,中国的教育挺好的,去那边有很多需要改变的,孩子十五六岁,你叫他吃这么大的苦头,一点也不值得,钱也花的多。要上学,上大学,年龄大一些还可以,高中绝对不要去。美国学校就是为了赚钱嘛,很多学校全都是中国学生,中国学生好招啊,一招一大批。 纽约时报中文网:对于今后送孩子去美国的父母,你有什么建议呢?...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报道]4月25日下午,中国福建省与跨国公司圆桌交流会议在纽约曼哈顿下城举行。本次福建省访美代表团由福建省政府梁建勇副省长带队,与王永礼副秘书长、福建省商务厅刘德培副厅长、福建省旅游局陈奕辉副局长等一行来到美国纽约招商引资并推广宣传福建省的旅游项目。 全球泛华联盟北美负责人sherry zhang女士、腾琦先生受邀出席该交流会议并发言致辞,与梁副省长等对话探讨全球养生产品交易中心进驻福建省自贸区带来的巨大经济推动力、以及免镜3D手机高科技产品落户福建省将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梁副省长、王秘书长、福建省商务厅刘副厅长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APCO公司的高级顾问Christian Murck先生、KGA董事合伙人Coco kee、Lawer Sarah Kettenmann以及天地国际公司刘敏博士均出席并现场互动交流、询问相关政策。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报道]第38届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ArtExpo),4月14-17日在纽约曼哈顿94号码头举行。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事之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400多家画廊和出版社在此展出了逾千位艺术家的作品。 展会最吸引人的是中国甘肃华源文化集团承办的”中国丝绸之路艺术展”,集中展示了中国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遗迹、风土人情,敦煌画作石窟等;苏绣艺术大师亲临现场绣出看似3D的作品,令中外观众流连忘返啧啧惊叹。”视觉中国.洲际行”项目推出的”马海方北京故事纽约艺术展”独具特色,在传统中国水墨画上增添了亮丽的色彩。马海方是著名的国画家,他数十年潜心创作具有怀旧色彩的老北京风情人物画,在国内屡获大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代柳梅女士讲述了其每幅作品中妙趣横生的老北京故事。还有著名版画家李成举创作的邓小平和爱因斯坦等世界名人肖像、创意画家Tiffany Zhu等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均受到现场众多参观者的好评。中国驻纽约总领馆文化参赞李立言到现场参观指导。 据博览会亚洲市场负责人程先生介绍,今年的纽约艺术博览会上观众既可欣赏到思路奔放自由、各种材质颜料的现代绘画,也可以看到西方的传统油画、传统的中国山水、书法、漆画、苏绣,以及日本的卷轴等; 而参展的艺术家们则来自巴基斯坦、非洲、中东、北欧、澳洲、伊朗、阿根廷、智利等国家和地区。 本次博览会最大的展厅之一便是首次由兰州市政府主办,城关区政府、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甘肃华源文化产业集团承办的中国丝绸之路艺术展。现场展览分为“丝路古韵”和“华夏非遗”两个专题展。其中“丝路古韵”,以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最负盛名的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作品为主。而“华夏非遗”专题展则以精美绝伦的中国刺绣作品为代表,再加上十分具有特色的河北(无极剪纸“作品,旨在体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独创刺绣”八工针法”的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王丽华,则带来了以甘肃文化元素”铜奔马“为代表的23幅苏绣精品,她并在现场展示苏绣的绝技。 和上一届的展会情况相比,2016年的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参展商的质量上都更上一个台阶,共吸引超过50,000名的专业买家和艺术爱好者参与。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报道] 近日,长江商学院(CKGSB)在其曼哈顿总部与合作办学方美国常青藤盟校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联合举办了一场以家族企业管理为主题的论坛,讨论如何培养家庭经济体当中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如何保存家庭财富等与家族企业相关的种种问题:Family business: preparing the next generation leadership,success&Family Wealth。长江商学院的助理院长周立、高级主管Mary Darby,康奈儿大学家族企业项目执行长Daniel等现场演讲并参与讨论。 两大知名学院并宣布将在今年夏季合作办学,开办家族企业领导力培训课程项目。该项目在7月10日到24日开课,为期两周,在纽约市、康奈尔大学校园Ithaca以及北京等地均有授课。详情请咨询长江商学院CKGSB美国项目主管Alan Chen。 作为第一家全球化的中国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已成功启动欧洲、北美等市场运营,致力于促进东西方在管理思想与商业实践的双向交流与学习,成为融贯中西、整合全球最佳管理教育资源的高端学习平台。长江商学院的定制课程旨在根据国外商学院和企业公司特定的需求,定制符合学员特点的,适应企业战略、组织发展与变革等相结合的管理培训方案。定制课程的课程设计针对海外商学院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志在为学员带来现代管理知识的同时,更能帮助企业搭建管理沟通的平台、统一管理理念和思想,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Read More
[全球华视记者冬红联合国报道] 4月20日,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宴会厅举办了高级别小组研讨会及午宴,主题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中国’十三五’规划。”在此之前,基金会举办年度专场”中国故事”论坛,本年度中国故事主题为「进入小康:’十三五’规划与中国的新坐标。””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中国2016至2020年期间的发展路线图,其中提出中国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展现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全面深入的伟大愿景。 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官、专家及政治家出席了本次高级别小组研讨会及午宴。他们是: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大使;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负责经济发展的助理秘书长雷尼·蒙蒂埃尔先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特别顾问、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里·萨克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庆国教授;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先生;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戴维·奥康纳先生;佩斯大学环境学系尼古拉斯·罗宾逊教授等。专家们分析了中国”十三五”规划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契合,讨论了中国的”十三五”如何助推本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 在开场致辞中,联合国副秘书长吴红波重点强调,”‘十三五’规划将对整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他表示,「目前各成员国开始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战略部署,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在勾勒本国发展规划蓝图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为世界各国起到示范作用。”  
Read More
(本台记者林世钰4月20日纽约报道)今天,纽约上州罗克兰郡邀请包括本台在内的数家华文媒体和二十多名华人到当地观光,冀望借此机会让更多的华人了解罗克兰,到此购物、旅游、就学。这次活动的“牵线者”,是美国小企业署经济发展专员郭曼丽女士。 图一:罗克兰郡位于哈德逊河畔,风景秀丽。 位于纽约州最南端、哈德逊河畔的罗克兰郡,面积500平方公里,总人口31万。它距离纽约市只有30分钟车程,交通很方便。它拥有超过一千家名牌店,其中Palisades购物中心是全美第二大购物中心,里面有coach、MK等中国人喜欢的品牌。该郡距离著名的名品折扣店Woodburry 奧特莱斯只需半小时车程。除了购物,还有很多休闲去处,如打高尔夫、采摘苹果、大熊山露营等。而且,该郡还是砖块的著名产地,曼哈顿很多建筑的红砖头都产自这里。在19世纪时期,此地还是冰块产地,湖里锯下来的冰块,远销澳大利亚等地。喜欢艺术的人在这里也能找到好去处,哈德逊河畔风景如画,曾经使美国的油画画家得到灵感,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画派。 图二:Nyack市长Jen White和观光团合影。 大家观光的第一站是Nyack。这是一个沿河依山而建的小城,风景秀丽。明媚的阳光下,海鸥翔集,少年人在河边玩着滑板,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主街小店林立,古董店、画廊随处可见,可见这个小镇的不俗品位和悠久历史。 该市市长 Jen White亲自迎接华人观光团,她介绍了该市基本情况,欢迎华人到此旅游观光,和Nyack有更多的合作。 图三:美国联邦中小企业发展署经济专员郭曼丽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接下来,大家参观了该郡Palisades购物中心、时间酒店、HNA Palisades会议中心等。 郡长Ed Day说,该郡有多所大学,教育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旅游资源很丰富,游客可以来这里购物、观光。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吸引更多的华人来这里旅游、上学、投资。 图四:罗克兰郡长Ed Day介绍当地旅游资源和教育资源。 据了解,2015年10月,该郡与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签订合作协议,小企业署经济发展专员郭曼丽建议其抓住华人涌入美国旅游的好时机,与华人旅游业者合作,为华人设计旅游内容及活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今天的观光活动,就是协议履行的一项内容。郭曼丽说,接下来,他们会安排更多类似活动,促进中美两国的更多交流。    
Read More
[本台记者林世钰纽约4月19日报道]今天下午,纽约布鲁克林高等法院所在的Jay Street人头攒动,警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3点多,备受关注的纽约华裔警官梁彼得误杀黑人青年格利案最新宣判。梁的罪名由原来的二级过失杀人罪减至刑事疏忽杀人罪,被判缓刑5年,社区服务800个小时。而之前检察官的量刑建议为缓刑5年,6个月居住监禁以及500小时社会服务令。梁彼得无需坐牢的判决让社区挺梁人士松了一口气,纷纷表示这显示了华人团结的力量。 在宣判法庭上,法官陈丹尼解释,没有证据证明梁彼得当时知道格利在楼道里,但是证据足以构成刑事疏忽杀人以及渎职罪。鉴于梁彼得的背景,以及他在事发后很懊悔,没有必要让他入狱。他表示,自己收到了超过4万封支持梁彼得的信件,也看了案发政府楼的监控录像,梁彼得确实在认真执行公务,开枪和杀人是他最不想做的,相信这不是一个故意的行为。 在庭上,梁彼得向格利的女友和家人道歉,说希望有机会可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庭审结束后,格利的亲属从法庭出来,一脸气愤和沮丧。记者蜂拥上去,现场一度有点混乱。梁彼得不必入狱的消息传出,等候在法庭外面的华人略感欣慰。但他们觉得,这还不是他们最初想要的结果,梁彼得就不应该被定罪,因为这是个意外,而不是犯罪。 竞选国会众议员的民主党参选人利勇民先生也来现场声援。曾当过律师的他认为,梁彼得不应该被起诉,但历史不可以回头。虽然梁彼得不用监禁了,但这件事从头到尾是个悲剧。梁彼得损失了警察职业,而且还被做了有罪判决,留下人生一个污点,对他仍是不公平的。”美国华人的地位需要提高,大家就要好好利用自己的投票权,6月28日去投票,9月去投票!我们华人不能做替罪羔羊,要更加团结,发出自己的声音!” 挺梁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吴一平说,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法律。这场事件中没有赢家,对双方来说都是悲剧。虽然法院轻判了,但我们还坚持初衷,认为梁彼得是无罪的,但是否上诉,要尊重梁彼得家庭和律师的选择。他建议,通过此事件,华人要积极参政,要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同时要融入社区,回馈社区,积极投票,投票,投票! “梁彼得是新警察,当时楼道很黑,他心里极度紧张,枪意外走火。这怎么能叫犯罪呢?以前白人警察打死人都判无罪,而且警察工会还请著名律师为他们打官司,为什么这次不帮助梁彼得,显然是把他当做替罪羊。”来自纽约的李钟说,”不过这次华人表现不错,外国人一直说我们华人是一盘散沙,我们就要让他们看看,我们也是可以团结起来的!” 对于这个判决结果,检方反对法官为梁彼得减轻罪名,而辩方则表示要上诉至梁彼得无罪。 巧合的是,今天也是纽约州总统初选投票日,梁案激起了华人参政的热情。不管是在微信群里,还是现场,大家互相提醒投票的事。而记者看到,在前来支援的人群中,有人举着牌子,上面写着:”今天不投票,明天无处告”、”Silence No More(不再沉默)”。现场还有一些非裔和社团人士声援格利,但他们和华人被分隔在街的两边,因此没有发生什么冲突。    
Read More
美国通常自认是一个中产阶级国家——大多数人过着只能算是舒适的生活,既不太富,也不会太穷。 这种观点近来受到很多质疑。收入差距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拉大,家庭收入中位数已经低于1999年的水平。中产阶级地位成为极度敏感的政治问题。然而,冷静下来看一看近年的趋势,我们仍然有理由保持乐观:一些已有的途径,给中产阶级的再度崛起带来了机会。 近年中产阶级薪资增长的乏力源于多个因素,包括外国竞争,有利于高技能工人的科技变革,以及挥之不去的贫困问题。下面我们就逐一分析一下。 美国制造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中国,近来的研究显示,中国经济对美国的影响要比许多经济学家原本估计的更大,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更痛苦。中国制造制约了美国中产阶级薪资,而中国的大宗商品需求也推高了资源价格。当然,廉价的中国进口商品让美国人的薪水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但这不会让那些因此失业或薪资下降的人好受些。 不过接下来情况可能会有好转。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的薪资上涨,限制了这些经济体的竞争优势。而对美国人来说,更重要的可能是随着中国走向技术成熟,会给消费者带来铺天盖地的创新,为生活在美国的人创造净收益。 例如,中国已经是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和电动汽车生产国。它还可能给民用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其他许多领域带来重要的创新:中国政府向生物技术领域投入了巨量资源,包括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移动应用、即时通信和电子支付方面,中国可以说已经超过美国。可以想象在将来,中国创新给美国人带来的益处,将不亚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那种互惠。 当然,这意味着更多来自中国的竞争,某些领域会有失业,但死盯着负面因素是缺乏远见的。事实上,创新者给世界带来的益处不会被他独揽,甚至大部分都谈不上。一种理念一旦产生,其益处就会扩散出去,当然也会惠及美国。 经济学家所说的“基于技能的技术变革”还会带来一种平等主义的趋向。信息技术的到来,给那些能有效掌握这些新才能的工人和管理人带来升值,与此同时,智能软件会淘汰许多旅行社和文员的工作岗位。但是,设想你生活在一个只需跟电脑说话就可以工作的世界。这会降低技术员的薪资,但同时也会开启一个新世界,技能水平低的工人也可以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来工作。 这样的新世界已经在浮现。以Amazon Echo为例,这是一种可接受语音指令的小型固定电脑。它可以播放音乐、叫车、创建购物清单。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普及了信息技术的环境中长大,设想在工作场所有这样一台全功能语音激活电脑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最后,社会规范的演化也可能扭转收入不平等的趋势。在困境中四面碰壁的穷人,势必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然而还是有一些贫困者可以冲破隔阂取得成功。 因循严苛道德准则的宗教和社会运动可能有助于改善生活前景。比如我们惊讶地看到,犹他州的经济状况,是符合一种老派的、更具中产阶级导向的美国形象的。原因很复杂,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该州有众多摩门教徒。 摩门教徒在经济上的表现相对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宗教文化鼓励那些与富足生活相一致行为,比如储蓄、互助、家庭价值、不滥用药物和酒精。 我不是摩门教徒,也没有在倡导这种或其他任何一种宗教。然而这似乎是一个合理的观察——社会规范的改变有助于提高生活水平,而有时候这种改变和宗教有关。 这些机制都包含了一定程度的猜测,它们的发展也将是快慢不一的。然而我们已经可以在身边看到些许迹象。此外,所有这些进程都不需要美国做出任何重大公共政策改变,一旦政府陷入僵持,它也不会受到制约。 多数人认为现行政治制度存在许多先天的不公,例如糟糕的公共政策往往让富人受益,给较贫困、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制造障碍,阻止他们提升自己。这些政策该如何去改变,无疑仍将是一个政治辩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不平等趋势的逆转——不管究竟什么时候出现——将源自一些基本上在政治之外运转的进程。技术、贸易甚至宗教都可能帮助中产阶级重新过上富足的生活。 (文章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据媒体报道报道,近年来随着移民热在中国涌动,通过投资移民来到美国的富人越来越多,每年美国的投资移民EB5项目一万个绿卡配额有80%以上都给了中国富人及其家属。这些人中很多只要绿卡而不入籍。 近年来,中国大陆来美移民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很多人只想要绿卡,而不想入籍。这从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得出来。过去5年,每年获得美国绿卡的中国人的数量一般都在7、8万左右,但每年入籍美国成为美国公民的中国人仅3万多人。有一多半的人一直拿着绿卡不入籍。  财富研究机构“新世界财富”的“2015年百万富翁移民”调查发现,中国去年有9000多位富人选择移民,而美国是这些人的首选地之一。胡润公司和签证咨询集团提出了中国人选择移民目的地的八大因素:教育、房地产投资偏好、移民政策、生活成本、个人税收水平、免签证旅游、医疗保健以及环境适应性。从这些方面而言,美国无疑是比较好的选择。胡润百富和汇加顾问集团发布的《2015年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显示,洛杉矶、旧金山、纽约是最受中国富豪青睐的美国都市的前三名。 对于在美国和中国都有很多财务和经济关系的富人来说,保持绿卡身份显然有其便利之处。因为许多富人即便获得绿卡,事业重心仍在中国,家属和孩子会在美国生活、学习,但本人依然要在中国打拼赚钱。持有绿卡,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要保证每隔半年在美国生活一段时间,保住美国绿卡基本没有问题。而如果加入美国国籍,在中国继续打拼反倒有许多不方便之处。 对于那些只想有个美国永久居住身份,而不想在美国常住不得不常年在中国工作的人而言,如何保住绿卡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一般而言,要保证在美国之外连续居住的时间不要超过6个月,否则在入关时很容易遭到移民官的质疑,甚至有可能被取消绿卡。若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需要在美国之外居住一年以上,必须事先办理回美证。对于常常离开美国,奔走于大洋两岸的美国绿卡持有者而言,除了每半年必须在美国居住一段时间之外,还要有更多证明显示你是有意在美国长久居住,包括有美国的银行储蓄证明、美国的固定地址、美国驾照、信用卡、在美国报税的证明、与居住在美国的家庭成员的关系证明、参加美国社交团体的证明等等。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不会遭到移民官的质疑,但确实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此外,既然有了美国绿卡,按照美国税法的规定,在世界各地一定数量以上的收入都是申报。获得绿卡的富人更需要注意这点,在申请绿卡之前一定要通过专业人士做好财务安排,以免陷入双重征税的陷阱。尤其是在美国加紧打击海外避税行为的现在,持有美国绿卡或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富豪更容易成为查缉的对象。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1 39 40 41 42 43 56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