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环球时讯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7日,“华尔街金梯派对”在曼哈顿华尔街75号顶层豪华公寓举行,来自金融界、时尚界、艺术届、传媒界以及地产界一百多位名流人士出席,探讨“转文化差异为华尔街/职场晋阶优势”的热点话题。 派对由《中国正在》多元媒体创办人刘裘蒂博士主持,对话汉世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郑安澜,在学习职场人生文化的同时,拓展金融界人脉关系并观赏华尔街顶级配套设施楼盘。 著名设计师贝建中、华美协进社董事Spohia Sheng、美银美林全球财富管理资深高级副总裁冯敏以及Shoo-in(曙英职业平台)创办人Karen等均盛装出席。Spohia Sheng还获得“最佳领巾奖”。 活动伊始,大家在曼哈顿华尔街75号顶层豪华公寓座谈交流,之后转到俱乐部露天阳台举行酒会并颁奖,现场提供精美点心和鸡尾酒。刘裘蒂博士与郑安澜女士对话热点话题:转文化差异为华尔街/职场晋阶优势。谈论如何在华尔街转文化差异为优势、如何在职场得体穿着打扮、如何与金融大客户打交道、如何拓展金融界人脉以及怎样能迅速获得提升等话题,嘉宾获益匪浅。 与会人士皆穿戴酷炫醒目之领带或领巾,大家觥筹交错,其乐融融。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7日,联合国总部举办了“2016年中文之夜”大型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关于中国语言现状的前沿学术讲座、联合国中文组赴华项目介绍、学习汉语的经验分享以及精彩的文艺表演等。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及吕静、董川、闫冬、聂丹4位老师、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徐永吉参赞、常全生领事,来自纽约5所孔子学院的老师,以及100多名联合国中文学习项目的国际学员和联合国中文组中国书会的会员们欢聚一堂,在“中文之夜”深入探讨和交流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宇明教授做了关于《中国的语言现状及语言政策》的讲座。他介绍了当今“多言多语”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城市化中的语言规划问题、虚拟语言生活对现实的影响、及中国相关的语言政策等内容,从多个层面及全新的角度向听众介绍了中国语言发展的现状。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中华语言的国际传播问题,从国内外统筹的高度介绍了中国现行的语言政策。 徐永吉参赞也作了发言。他介绍了近几年到中国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日益增加的趋势, 提到“中文之夜”汉语学习的主题。讲座结束后,联合国中文组组长何勇博士播放了2004年至2015 年中文组赴华汉语项目的回顾视频。在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和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国中文组赴华项目迄今已走过十二个年头,为上千名学员到中国实地学习、感受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机会和广阔的平台。看完视频后,大家都十分感慨汉语近十年的迅速发展,包括在联合国内部学习汉语的队伍也日渐壮大。 之后,两位汉语非常流利的外交官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学习汉语的成功经验。Amit Narang先生是印度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他分享了在南京生活学习的经历,语言风趣幽默,引得现场阵阵欢笑。 2016年“中文之夜”的高潮部分是集时装秀、彝族舞、乐器合奏、歌手联唱于一台的文艺表演部分,由联合国中文组教师岳岩博士主持。其中的时装秀融合了旗袍和书法两种传统中国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联合国合唱团的表演是本次文艺表演的压轴戏,他们演唱了两首英文歌曲和两首经典中文歌曲《茉莉花》、《夜来香》,在熟悉而美妙的歌声中,2016年“中文之夜”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5日,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请来了参与巴菲特股东大会的嘉宾跟大家分享关于研究巴菲特投资的心得,以及长期在中美金融投资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包括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组并购。中概股协会理事长唐兆凡博士、Tenor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合伙人Xiuping Li女士以及纽约金融论坛(NYFF)联席发起人陈凯丰博士做主题演讲。本次论坛主办单位为旅美科技协会大纽约分会。 讲座于下午两点在纽约Fordham法学院举行,讲座主题为: 1)唐兆凡博士:当前国际并购的逻辑与中国在美投资机会的最佳实践经验分享 2)Ms. Xiuping Li:Financial Innovations in Cross-border Healthcare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3)陈凯丰博士:关于巴菲特的宏观投资政策研究 主持人及演讲嘉宾简介: 主持人 Michael Cheah During more than 30 years navigating the market, Michael has established a long track record of success and has distinguished himself as one of the few portfolio managers who made himself available to speak with...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5日,由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主办的慈善时装午餐会在著名的Tribeca Rooftop举办。活动展出五位优秀华裔设计师的作品,以“古代中国/当代中国”为主题,体现古典与前卫相融合的时尚魅力。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James Heimowitz)致词表示欢迎,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高级定制代表人物郭培出席和嘉宾互动。华美协进社董事、本次活动的联合主席Spohia Sheng介绍了相关设计师;YES基金会负责人Danielle Accettola、Lancy style时装设计师石兰女士等共同协办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参展的五位华裔设计师风格各异,有的古典传统,有的则前卫维美。现代浪漫婚纱、传统旗袍融合中国元素。中国知名演员石兰女士Lancy style时装带来了她的2016冬季系列设计:皮革皮草为主打的设计表现出女性的雍容性感。石兰三年前创立自己的品牌Lancy Style,她介绍说,自己从事演艺事业二十多年,对女性服装设计有很多的感受和体会,她认为时装要实现生活化,设计要重视面料和舒适度,要根据个人气质显示出身材优势。” 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James Heimowitz)对记者表示说中国正在发展,中国的设计师要走向世界舞台,希望中美打造很好的平台,使之更加国际化。”中美青少年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Danielle Accettola也共同参与主办此次活动。  
Read More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巨额资金的“来龙去脉”,绝对比疑团重重的“最牛华裔学生”故事,要精彩一千倍、一万倍。 这两天,一个华裔学生的举动引发了海内外舆论关注。这名留学生(周天宇,音译Tian Yu Zhou)花了3110万加元(约合1.57亿元人民币),在加拿大豪购原属CANACCORD投资公司创始人彼得·布朗的温哥华最贵豪宅,其中向银行按揭贷款990万加元,其余均为一次性付清。 消息传出后,本已因房价不断飙升被评为“加拿大住房可负担性最差城市”的温哥华及所属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简称卑诗省),一片惊愕和愤怒之声。被高房价和“华人哄抬大温房价”传闻激怒的当地人,纷纷重弹“外籍人士限购”、“征收空置税”等老调,一贯对这些意见持谨慎的省长简蕙芝也感受到强大压力,在媒体集中报道“最牛华裔学生”事件当天,在首都渥太华呼吁联邦政府协助加强对房地产交易的跟踪监控,而省政府则在日前要求该省房地产买家6月起购房时申报国籍。 但详细分析“最牛华裔学生”的购房信息,不难发现某些蹊跷。 据报道,该豪宅“纸面上”的购房者其实有两人,一个是如今名震中外的“最牛学生”周天宇,占该物业权益比高达99%,另一个是登记为“商人”的冯翠(音译Cuie Feng),占物业权益比1%。耐人寻味的是,“大业主”周天宇被质疑“不具备负担能力”,而神秘的冯翠却在今年被评估拥有2560万加元的总资产。虑及经济承担力,那笔990万加元巨额房贷的合资格申请者,只能是后者,而非周天宇。 近期大温哥华地区房价频频异动,成交量、成交价格走势很热。而卑诗省是加拿大平均工资最低、物价最高的省区,当地人住房负担能力有限,支持大成交量的资金和买家,多来自境外。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许多分析已指出,尽管“中国买家炒热温哥华房地产”说法盛极一时,但这并无有说服力的数据佐证。有熟悉温哥华房地产行情的业内朋友指出,大温房地产背后推动资金“水很深”,既有包括海外豪客带进来的游资,也有加拿大当地金融机构违规“放水”增加的泡沫。还有人言之凿凿,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也被某些金融机构利用,将之包装成可做1:10“放大盘”的杠杆项目,改头换面投资到温哥华房地产中来。这些资金中,究竟有几分白几分黑,只有天知道。 在“最牛华裔学生”事件上,周天宇是真实的业主,还是不过拿人好处费替人“顶缸”的“人头”,也至今存疑。 如今大温哥华居民对此已近乎忍无可忍,但个中冷静者也知道,光着急开药却不掌握病情是不管用的,实质上,前任哈珀政府和现任杜鲁多政府都曾信誓旦旦要拿出50万加元预算,去“彻查”加拿大房地产资金来源问题,可50万加元在目前大温哥华地区标准独立屋均价破百万加元的情况下,连买半幢都够呛。 加拿大方面试图弄清涌入本地房地产之外来资金的“来龙”,已遇到困难,那中国呢? 中国应设法从另一端,即涌入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中国资金之“去脉”,设法理出头绪,这不仅有助于弄清是否有“黑钱”或不当得利涌出国境,也有助于正本清源,保护合法出入中国的资金和财产,保护在海外本分度日、遵纪守法的大多数华人华侨的声誉和利益。 相信每个人都有兴趣,看到这些涌入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巨额资金的“来龙去脉”——这绝对比疑团重重的“最牛华裔学生”故事,要精彩一千倍、一万倍。 (文章来源:新京报,作者:陶短房)  
Read More
陈书祥手捧祖父的照片及他曾在一所大学工作过的证明文件。他将此视若珍宝,因为他在文革中遇害的父亲没有留下一张照片。   陈书祥的父亲50年前被打死了,至今他仍想知道父亲血迹斑斑的尸体哪里去了。他保留着一张边缘已经磨损的纸条,这张当年的纸条让他在文化大革命的混乱之中,找到了那些打死他父亲的狂热学生,给了他们钱,让他们把父亲的遗体送去火化。 他从未找到父亲的遗体。从那时起,他一直希望能有答案,等待着曾经打死自己父亲的学生站出来。他们变老了,对当初很懊悔,并表示他们感到歉疚。但没有人出现。 陈书祥仍在等待着对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遗留问题的一个坦诚评判,中国也在等待着。 “我父亲临死的时候,连一口水都不让他喝了,”现年72岁的陈书祥说。他是一名退休教师,住在北京的西北部,走几分钟就能到他父亲当年住过的地方。“这个事情我现在都不愿意去想,但同时还想听听干的这个事那些人是有什么说的。” “他们为什么选中了他?他的骨灰到哪里去了?”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他想动员广大群众用轰轰烈烈的运动来清除中国的意识形态敌人,许多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认为,文革遗留下来的问题仍在困扰着自己的国家。 从1966年5月16日文革正式开始,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文革逐渐收尾,在那段时间里,也许有上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上千万人遭受迫害,经济停滞不前,还有上千个历史和文化古迹被毁坏。 共产党在1981年谴责了那场运动,称其使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遭到了“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但是,中国一直没能正视那个时代。共产党近来也更加强烈地反对彻底评估毛泽东,不愿触及有关毛泽东和共产党的无节制权力这一敏感问题,也不愿重温那个时代的有争议的记忆,当年的肇事者往往自己成了受害人。 记忆的压制阻止了对那段历史的公开讨论,更不用说判断法律上的罪责由谁承担了。许多经受了文革折磨的人认为,公开的讨论会帮助这个国家向前迈进。 中国的历史学家往往不能发表有关文革的研究。教科书把那段历史一带而过。很多年轻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学校曾经是被称为红卫兵的学生武装分子的战场。今年,政府还未举行过任何有关文革周年的纪念活动,并阻止公开的哀悼。 “共产党是执政党,而对它来说这个是一个污点,”当年在打死陈书祥父亲的学校里读书的陈兵说。“宣传太多的话,那就等于给自己抹黑。” 许多幸存者、以前的红卫兵,以及历史学家表示,官方的沉默使人们对毛泽东时代产生了一种危险的怀旧感。 他们不认为有文革全面重演的风险。国家主席习近平没有毛泽东那种喜欢动乱的胃口,中国社会现在也远不像那时那么死板和与世隔绝。不过,许多人表示,他们担心那些严酷的政治手段、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追求以及专制主义的论调会卷土重来,而正是它们当初助长了红卫兵的胡作非为。红卫兵是听毛泽东指挥的、由青少年组成的突击队。 他们的担忧在习近平的领导下有所增长。文革期间,习近平的家庭也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他的父亲遭到了毛泽东的清洗,并受到了红卫兵的迫害。他的姐姐被认为是因为遭受红卫兵的迫害而自杀的,习近平本人在北京陷入冲突的年月里曾在城里四处游荡。 但是,历史学家对他的一个转折仍非常不解,习近平作为成熟的政治人士一直公开崇拜毛泽东。自从习近平2012年掌权以来,他打击异议、把大权集中到自己手里的做法,让批评者看到了毛泽东的痕迹。 前红卫兵卜伟华曾在陈书祥读过书、后来当过教师的高中就读。卜伟华现在是研究那段历史的中国最受尊敬的历史学家之一,他说,“如果文革的阴魂不散、并得以生长的话,我们将滑向另一场文革,更多文革言论、文革手法和信条的残渣将会浮起。” 对很多人来说,最近由共产党支持的声讨一名批评习近平的退休房地产开发商的行为,就让人联想到文革式的清洗。也有人觉得,近期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赞美毛泽东的演出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迹象。 “没有经历文革的人只知道,文革中大批官员受到迫害,不知道受害的普通群众是受害官员的十倍、百倍,”中国历史学者杨继绳最近在北京发表演讲时表示。因对毛泽东时代进行批判性研究,他逐渐面临来自中国官方的压力。“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有的人却极力掩盖历史上的错误。” 杨继绳认为,文革是毛泽东为铲除内部的敌人而开展的运动。按照毛泽东的说法,这些人遭到了资本主义和苏联“修正主义”妥协的诱惑。学生当中形成了红卫兵组织,执行毛泽东的意愿,毛则给予他们许可。后来,混乱状况升级,尤其是在学校里,学生们开始大肆声讨教师和职工。 退休之前,陈书祥是颇具盛名的清华附中的一名老师。该校为红卫兵组织的最初发源地。即便当时学生针对教师的行动已经从口诛笔伐转向身体上的羞辱——给他们带上高帽子,拉上街游行——乃至进行殴打,陈书祥依然觉得他家是安全的。 他的父亲为实打实的工人阶级出身,是一个几乎没受过什么教育的锅炉工,他的祖父以前也做这种卑微的工作。他母亲帮人洗衣服赚些外快。陈书祥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大,为了帮助养活弟弟妹妹,他放弃了上大学的希望。他在自己以前上学的这所中学找了一份教职。 然而,陈书祥回忆,1966年8月27日傍晚,当他转过拐角,快到家门口的时候,隐约看到附近有十多个穿着绿军装带着红袖章的年轻人——那是红卫兵青睐的装束。一位邻居看到了他,朝他摆手,让他躲开。 当天晚上,他悄悄回到家里,看到屋子里一片凌乱。弟弟妹妹大哭着,母亲原先准备做晚饭的饺子被砸到墙上、扔到地上,他的父母人不见了。 第二天上午,母亲刘万才脚步蹒跚地回到家里,几乎讲不出话来,她的脸上血迹斑斑,衣服也被撕烂了。 “我爸呢?”陈书祥在一本个人出版的回忆录中写到,自己当时发问。 “被他们打死了,”母亲说。“这是真的,就死了在我的身边。” 母亲刘万才告诉他,自己和丈夫是被红卫兵带走了,而他的父亲被指控为“阶级敌人”。陈书祥父亲家里曾拥有20多亩地,足以令他父亲被打上“地主”的标签,这类人是革命分子深恶痛绝的对象。 据陈书祥后来讲述,这帮年少的暴徒将这对夫妇扔进一辆卡车的车斗里,把他们带到一所学校,拿军用皮带抽打他们——这是红卫兵最喜欢使用的惩罚工具——其他工具还包括拧成鞭子的跳绳和带钉子的鞋。之后,他们又把这对夫妇拉到另一所学校,继续殴打,包括用钢筋抽打。 他的父亲、37岁的陈彦荣坚持认为自己不该被认定为地主,因为家里早就放弃了那份地产。但是在那个时候,“你否认得越厉害,就被打得越狠,”陈书祥说。 倒在血泊之中的陈彦荣曾请求给他点水喝,但学生们不同意。没过多久,他就停止了呼吸。 “在抓人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杨国斌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新的论著《红卫兵一代和中国的政治激进主义》(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China)。“最重要的实际上是,证明我们——组织——是真正的革命者。” 后来的官方统计显示,共有1772人在1966年8月和9月席卷北京各地的这场骚乱中丧生。算上自杀和被驱逐出京之后遇害的人,实际数目很可能比这个更多。 据陈书祥母亲讲述和其他一些官方资料后来记录,将陈书祥父母带走的红卫兵来自北京的一所顶尖学校——北大附中。 他们属于最早出现的一批红卫兵,多是党政官员的子女。后来,毛泽东将矛头指向党内权贵,第一批红卫兵失宠,让位给新的“造反派”红卫兵。之后这些造反派与其他红卫兵派系有过血腥的武斗。 父亲被带走的第二天,陈书祥找到清华附中的红卫兵,请他们开了一份证明,以便他去北京附中交火葬费。但在学校门口,他听人说那里昨晚有人遭到了毒打,两具尸体已经被拉走了。 感到害怕的陈书祥没有进学校,也没见到父亲的遗体。他把那份证明藏在一个相框的背面,保存至今。 他的母亲在2011年离世,生前未获机会指认当日殴打她的人。家里在母亲的墓地旁给父亲预留了位置。如果还能找到父亲的尸骨,就将他与母亲合葬。 毛泽东于1976年去世。后来,陈书祥一家领到2500元的经济赔偿。现在看没多少钱,不过以当时的物价论,是笔不小的数目。北大附中也给他们发了一份证明,承认该校自称为“红旗战斗小组”的红卫兵组织打死了他的父亲。 但陈书祥说,从来没有哪个人站出来为父亲的死承担责任。 曾担任“红旗战斗小组”领头人的彭小蒙如今年近七旬,在北京一家经济政策类杂志做编辑,用的是另外一个名字。记者打电话联系到她,问起50年前的这些事时,她似乎吓了一跳。不过,她表示自己记不得有这样的事。 “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红旗,”她回答。“我不想多说。” 陈书祥则坚持母亲的说法,这个版本也得到了一些官方文件的证实。...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3日下午,国际鉴证专家李昌钰博士与世界日报副董事长李厚维先生共同宣布背书利勇民律师竞选第七选区国会众议员新闻发布会在法拉盛举行。李昌钰博士冒雨从康州赶来支持利勇民,在新闻发布会之后,李昌钰、利勇民和李厚维先生前往大纽约华人互助会在东溢丰大酒楼举行的”凝聚华人影响力 行使华人投票权”促进活动,与纽约市议员顾雅明和到场的700余名民众一起为提高华裔政治参与意识、积极投票选举、维护华人尊严和权益呐喊助威。 李昌钰表示,作为利勇民的好朋友,他深信利勇民会为华人谋福利,他说:”利勇民面对问题从不退却,每次都有新的思维,每次都能找到办法,这就是我们需要的、代表我们的人” !利勇民之前在银行工作的背景,坚实的法律背景知识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李昌钰还表示,新的血液能够带来政治观点的更新,利勇民的英文名字是Yung man,也可读为young man。这次支持利勇民参选是团结华人力量的另一契机,我们需要利勇民领导大家,为我们发声! 世界日报副董事长李厚维也为利勇民助威,他表示,利勇民不仅对美国的事务非常投入,而且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对华人社会非常关注。他呼吁华裔选民积极投票,将利勇民送到国会山。 利勇民最后表示,华人的投票对他来说至关重要,有了华人的投票,他胜利的​​可能性大很多,如果缺少了,他必定会输,也因此呼吁华人选民积极参与投票,支持华人参政,捍卫华人尊严、维护华人权益。 6月28号初选,大家积极投票支持啊!本台记者代表全球华视提问后,受到李昌钰博士的嘉奖,并获赠一个他特有的徽章。 之后,李昌钰,利勇民,李厚维前往参加大纽约华人互助会举办的近千人盛会,号召大家重视自己的投票权,提升华人社会影响力,积极行使自己投票权!当日活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东溢丰大酒楼内人潮汹涌,李昌钰、利勇民等人的激情发言后,民众的掌声、欢呼声响彻全场,华人投票意识被点燃。李昌钰表示,21世纪团结才是力量,因此我们需要团结,支持利勇民竞选第七选区的国会议员,站出来为华人发声。 李厚维也表示非常惊讶当晚能聚集那么多的华裔到场,希望此次能团结华人力量,把利勇民送到国会山庄,代表我们发声!纽约市议员顾雅明、纽约州众议员寇顿办公室幕僚长管文怡、大纽约华人互助会负责人王Michael都纷纷发言希望华裔民众在选举的时候踊跃投票,为利勇民去国会山庄助力。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5月13日,2016中国(广东)-美国(纽约)经贸合作交流会在纽约时代广场万豪酒店举行。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率代表团来到纽约,与当地各合作方交流、洽谈。国际华人科技工商协会主席李大西博士,耶鲁大学马佐平院士,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周蓬勃教授,宝鹰实业集团主席古少扬,宝因国际精准医疗研究院执行院长潘逸航博士在会上就深圳半导体芯片研究院项目和广东精准医疗研究院项目举行签约仪式,签约金额达上亿美元。 在随后举行的与胡春华书记座谈会上,李大西博士发言谈论“发挥美国华侨华人智力优势推动广东创新发展”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同时介绍了这两个项目的详细情况。他表示说,计划在深圳成立微纳米芯片研究院,以世界半导体权威、耶鲁大学的马佐平院士为领军人物。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急需半导体芯片技术的突破,中国现在每年芯片进出口逆差超过一千亿美元,已经超过石油,成为中国最大的进出口逆差产品,必须积极解决。另一方面,马佐平院士的重要芯片技术,正处于接近产业化的阶段,单极CMOS技术可以提高芯片速度10倍,铁电动态存储器可以提高速度、降低能耗,在人工智能产品急需的嵌入式存储方面也有重要应用。马佐平院士和合作伙伴Tim Chen表示说这个由他们与深圳宝鹰集团、耶鲁大学基金会合作的深圳半导体芯片研究院已经达成协议,深圳民营企业宝鹰集团计划投资1亿美元支持半导体芯片研究院落户深圳。宝鹰集团主席古少扬也谈了该项目的优势和发展目标。 李大西博士介绍了另一个签约项目,广东精准医疗研究院,领军人物包括世界基因修复权威、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周蓬勃教授。周蓬勃教授介绍说,这个项目主要在于肿瘤检测等方面的精准医疗,顾问团队包括因发现基因修复通道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桑舍教授,希望这些项目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潘逸航博士也介绍了该项目的相关情况。 胡春华书记对李大西博士的介绍进行了更多的了解和交流,并谈及广州留交会和深圳留学生创业园。李大西博士介绍说,深圳留学生创业园由我们协会负责管理,至今已成功孵化了800多个留学生企业,有的成了上市公司,并引进了19个千人计划专家。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5月13日下午,“2016年哥大艺术与金融高峰论坛”在哥大教授俱乐部成功举办,多位权威专业人士就艺术与金融对接的主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以实际经验揭示美中金融、文化、艺术、法律的差异与机遇。本次论坛还举行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纽约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吸引了纽约文化、金融、商务等各界精英近百人踊跃参与。据悉,这是主办方龙峰文化基金会在哥大第二次举办艺术与金融跨界论坛。 首先,上海文交所纽约交易服务中心董事长贾新峰在致词中表示,此次论坛旨在创造机会让大家聆听来自实践的智慧,了解文化何以对接资本、交易何以提升价值,从更广的视角了解金融有着怎样深刻的意蕴。他强调,上海文交所纽约交易服务中心的成立标志着艺术与金融的对接在纽约有了新的国际化平台,提供了文化智慧与资本力量相结合的新通道。该中心将在取得美国证监会的合法许可后尽快运作。 之后举行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纽约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总裁张天、龙峰文化基金会主席贾新峰、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夏善晨、美中国际商会秘书长许明一、美中友好协会执行主席肖云飞、中国高校北美校友会联盟会长段云所、国际领袖基金会纽约分会主席黄亚村、龙峰文化基金会CEO李芯怡联合为该中心揭牌。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张天总裁发表了主题演讲,从多方面系统介绍了文化产权市场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与未来趋势,分享了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明确了上海文交所纽约交易服务中心的定位与基本业务。张总表示,该中心的成立是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他希望纽约交易服务中心抓住世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合法经营,迅速发展。 美银美林全球财富管理资深高级副总裁冯敏,Fugitive Films的创始人Jamie Gordon与Courtney Potts,凯初合创集团联合创始人及总裁初放博士,哥大龙峰文化基金独立董事、美国华尔街恒业资本(ACA Capital LLC)董事长邓超平律师也先后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发表精彩的演讲,以实际经验揭示美中金融、文化、艺术、法律的差异与机遇。在随后的高端酒会上,与会嘉宾热烈讨论、自由畅谈。 此次活动由美国龙峰文化基金会、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联合策划,美国龙峰文化公司、NYCE Capital、美中国际商会共同主办,华源文化产业集团协办。    
Read More
(本台记者林世钰5月13日纽约报道)今天上午,“中国(甘肃)-美国(纽约)经贸交流会”在纽约大学SUNY视光学院举行。甘肃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张永洪带领近40家甘肃企业,手握50多个投资项目,与美国商界及社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图一:来自美国商界和社团的近百位人士参加了交流会。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钟路扬领事到会并讲话。他说,甘肃资源丰富,文化深厚,有三张“名片”让人难忘:一个洞(敦煌莫高窟)、一本书(《读者》)、一碗面(兰州拉面)。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了成功访问,强调两国必须加强经贸合作,把两国关系提升到新的水平。201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5980.7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两国的经济融合度、互补性日益加大,未来合作空间非常巨大。相信在此大背景下,甘肃能把握发展机遇,与美国在经贸领域发掘新的增长点,寻找新的合作机会。 图二: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经济发展专员郭曼丽做了演讲。 美国联邦小企业署经济发展专员郭曼丽一直乐于为华裔社区服务。她介绍,5月是美国的小企业月,小企业署刚举办了一场小企业主交流的活动,以后会考虑每个季度分主题举办一次。希望通过小企业署的工作,包括甘肃在内的中国企业可以了解美国的法律法规,知道如何拿到美国政府合约,与政府做生意,同时与美国商会联接,双方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 图三:中国驻纽约总领馆领事钟路扬到会并致辞。 甘肃省商务厅张处长介绍了甘肃的经贸概况。他说,甘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经过路段,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2014年人口达2590万,GDP为6835.27亿元(人民币)。近三年来,利用外资每年增长率为10%,目前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世界500强”有11家在甘肃落户。对外贸易日益活跃,2015年,对外贸易总额为81亿美元,其中和美国的经贸关系取得长足进步,美国企业在甘肃投资13.4亿美元,甘肃在美国投资额达3亿美元。去年甘肃对美国贸易额达6亿美元。 “虽然我们与美国的贸易规模目前不算太大,但是增长迅速,双方合作的潜力非常大。今年7月和9月,甘肃将有两次大型经贸交流活动,欢迎大家参加。”张处长说。 图四:甘肃省商务厅张永洪处长介绍甘肃经贸概况。 据其介绍,这次他带领近40家甘肃企业来考察美国市场,主要是为了对美国的投资环境、市场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以便下一步双方进行切实的合作。带来的50多个经贸、文化、旅游、地产等项目,希望能在美国招商。 甘肃省庆阳市副市长黄继宗在会上介绍了该市的基本概况和投资环境,欢迎美国企业到庆阳投资。甘肃企业代表、读者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大时介绍了该杂志的数字化进程。 今天的交流会由美国浙江总商会名誉会长Henry Ye主持。纽约大学SUNY视光学院孔子学院院长屠理理,美国华商联合会长郑棋,美国华侨进出口商会名誉会长吕明鉴,美国江浙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周王健,副会长周克,秘书长金安妮,中美企业家联谊会楼新跃,Elitemap创始人燕柏彤,纽约市总商会代表Chris Bair,Kareg Investment主席Sheldon Traube等人参加了交流会。    
Read More
1 34 35 36 37 38 56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