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环球时讯
据外媒报道,随着经济复苏,消费者购买能力增强,许多美国人的花费日益增加,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定时还“卡债”。据专家预测,2016年底,美国家庭的信用卡债务将累计达到1万亿美元。 报道称,2016年第一季度,美国消费者仅偿还了268亿美元的信用卡债务,而2015年的信用卡债务总和为710亿美元。偿还额度比金融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还将近25%。 而信用卡债持续增加主要是受惠于景气与就业市场好转,消费者负债的意愿增强,另外银行业者因应低利率环境改攻信用卡业务也是一项因素。 有金融分析家表示,美国经济正在复苏,但消费者们已经开始超前消费。消费者的自信导致了更高的消费,在2016年第二季度,美国消费者偿还信用卡债总额应为300亿美元。 根据Equifax的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金融机构的一般用途信用卡发卡量超过1.04亿张,较2014年增加6.5%,较2010年的低点则激增47%。  除了卡债,美国消费者也勇于使用其他各类型的借贷工具,根据国际征信业者益百利(Experian)的数据,美国汽车贷款余额今年首季已升破1兆美元大关,改写历史新高。 以全美第四大发卡银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为例,该公司称今年第一季信用卡业务营收较去年同期跳增14%,主要是受惠冲刺发卡量与提高刷卡额度的策略奏效,其信用卡客户今年首季消费金额较去年同期增20%。 花旗则指出,该公司今年首季的信用卡债平均未偿余额出现2008年以来首见成长,另外包括美国第一大放款银行摩根大通与Discover金融服务公司等业者也都表示信用卡债务余额增加。 (文章来源:中新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纳粹时期犯屠杀罪的人都年逾古稀了。这么多年后,还有必要控罪这些人吗?德国如何抓住正视历史的最后这个宝贵机会? 路德维希堡(Ludwigsburg)小镇可以说是“面子工程”。据说18世纪时,一位公爵刚建好一座华贵的巴洛克式宫殿,想再来一座配套的巴洛克式行宫。路德维希堡宫有雅致的喷泉、精美的雕塑,直到今天保存完好。这是二战后留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德国古建之一。 温文尔雅的路德维希堡小镇,空气中充满了浓郁的栗子花香。但是,它也保存着历史上一些最为黑暗的秘密。 奥斯维辛集中营 德国国家档案馆的一个分部就在路德维希堡,这里收藏的是纳粹政权犯下罪行的历史文件。档案馆就在老镇边上一座不显眼的石头建筑中。走进去,感觉里面很安静、幽暗。一模一样的灰色的盒子从地板堆到天花板。水管子咕咕作响,令人不安。房间内仿佛弥漫着细细的灰尘,一股甜腻味儿。我注意到,每一个灰盒子上都盖着一个长长的黑色号码。 不久前,我就是在这里采访了一位工作性质相当不寻常、难度相当大的德国人。我想,我们应该可以把他称作纳粹“猎手”。 延斯@隆美尔(Jens Rommel)身材健硕,笑容可掬,迷你山羊胡修剪的一丝不苟。他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我猜可能45、6岁吧。 一个又一个工作日,延斯都是在这样的房间中度过。翻阅一盒又一盒泛黄的打字文件,寻找那些曾经可能帮助大屠杀、现在可能依然在世的人。 也许,他会在纳粹的就业记录、日记、老报纸中找到这些人的名字。延斯最近刚刚从南美一家档案馆调查回来,他在那里查阅战后可能从德国驶往南美的客船的乘客名单。 前集中营看守海宁。海宁被控协助屠杀。 一旦发现嫌疑人,可能要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搜集足够的证据,才可以将这些人送审。但是,延斯非常坚定。他本人是律师,过去三年间,他的团队已经将将近60个案子提交给检控方,6个人已经被控犯有协助大屠杀罪。 延斯带我在档案馆参观,身边是一排排高高的盒子,脚步声发出低沉的回声。他停下来,抽出一个卷宗,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翻开一页页薄薄的纸张。 延斯低声说,“啊,就是这个,这些文件是那两个公审后被判犯下……”他翻了一页,接着说,“嗯,格拉讷尔河畔奥拉杜尔……( Oradour sur glane)。” 我们两人都陷入沉默。那个法国小村子是恐怖的代名词。1944年,党卫军在那里残酷谋杀600多人,几乎全村人。 延斯身后,阳光透过破旧的百叶窗,丝丝缕缕地撒落地下。 他一字一句地说,“我们看的是文件,是卷宗,但是,我们看到的目击者的证词,讲述的却是人们无法想象的暴行。这只是书面上,但是你能想象吧……” 延斯对从前的法庭记录特别感兴趣。比如,战后审判党卫军级别较高的军官的案件时,也有可能提到级别更低的军官、士兵,他们也是纳粹机器的一部分。 德国对这些人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几十年间,这些人并不被视作有罪。他们是在第三帝国时代成长起来的,不过是在执行命令。 但是最近一些年,两名前集中营看守被判协助大屠杀。他们并没有亲手杀死任何人,但是,在集中营工作,被认定协助那里发生的种族灭绝。 Image caption 今年早些时候,94岁的海宁出庭受审 延斯希望追踪的这些人都年逾古稀了。有人怀疑,过了这么多年,还有必要检控这些人吗? 延斯沉默片刻,轻声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那些罪行十分严重。” “我们现在必须尽最大可能。”从他的声音中,我也可以感受到一点挫折感。不足为奇,那些高级军官、曾经下令杀人的人,从来没有接受正义审判。部分原因是,德国当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愿意正视过去。现在,活下来的都是当时很年轻的下层军官了。 延斯说,“我不能改变过去未作、或者忽略了的事。10年前,我们肯定应该能够做到更多。” 10年后,就没有可以检控的人了。延斯和他的团队必须加快速度。他担心,他可能会错过某个卷宗中的某个重要线索。 离开档案馆,走在鲜花盛开的栗树下,我回想起延斯描述那些档案材料时用过的一个词。当时,他满脸热切地说,“这是我们的财富。” 但是,延斯、也许是德国正视过去的宝贵机会,正在快速消失。 (文章和图片来源:BBC中文网;作者:珍尼希尔)  
Read More
美国西部快线公司(XpressWest)(下称西部快线)于北京时间6月9日晚间,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正式终止与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国际美国公司)为建造美国高速客运铁路而组建合资公司的一切活动。 西部快线在其公告中表示,终止与中铁总合作“主要是基于中铁国际美国公司不能及时履行其相关义务所处困境,以及中方在推进项目过程中,无法获取必要授权,使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财新记者两次致电该公司,询问终止合作的进一步原因,尚未获答。 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相关人士对财新记者称,具体情况尚不明朗,将在适当时候对此进行回应。 中铁国际美国公司通过新华社表示,西部快线公司在谈判进行中发表这样的声明是仓促和不负责任的,中铁总誓将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利益。该公司还表示,西部快线单方面宣布这个消息违反了双方签署的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明文规定,没有另一方的批准,一方不得单方面发布相关信息。 中铁国际美国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中铁国际美国公司是中铁总直属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国际)的下属公司,由中铁总和中国几家铁路基建和车辆企业共同出资成立。中铁总将中铁国际美国公司的成立视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和对铁路“走出去”部署的重要一步,这是中铁总在企业层面搭建的一个铁路合作交流平台,为中国企业与美国方面合作提供支持。 就未来美国高铁项目,西部快线公司曾有乐观的看法,称没有中铁国际美国公司的协助仍将会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有必需的开发工作,直至全部完成内华达至加利福尼亚州际高速客运铁路系统。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马奈尔还补充说:“中铁国际美国公司将来会拥有美国铁路市场的一席之地,但是西部快线公司一定能在时间和效益方面超越中铁国际美国公司,进一步推进高铁项目。西部快线公司将致力完成西部快线高铁客运项目,并将继续积极寻求其它可行的开发合作资源与方案,以期取得项目实施更为高效和经济的体验成果。” 就未来高铁项目的困境,西部快线公司曾表示,其一直期待联邦政府准许从具备十多年高铁安全经验的国家进口机车,但是联邦政府要求高速列车必须是美国制造,该要求是制约美国高铁融资的一个主要障碍。西部快线公司正打算重新提出申请,希望联邦铁路管理局能够采纳支持高铁项目更灵活和更实际的法规。 该公司称,虽然其非常乐意为美国引进真正的高铁技术, “但是华盛顿特区的决策者必须有此勇气和高瞻远瞩来支持高铁项目”。 西部快线前身为沙漠快线,是拉斯维加斯房地产巨头马奈尔(Marnell Corrao Associates)公司策划的一个铁路项目。马奈尔公司成立于1974年,是美国最早的赌场酒店联合体公司之一,长期聚焦博彩业地段的房地产业。近些年来,马奈尔公司一直在筹划修建联接美国西部沙漠地带各州的铁路。 2015年9月,西部快线公司与中铁总着手谈判筹建合资公司,据称,“合资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开发、融资、建设并准备运营连接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市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西部快线高铁项目,并通过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加州胜利谷和帕姆代尔等地设立站点,向整个洛杉矶地区提供高速客运服务”。 印尼、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是当前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四个重点目标国,中国在这四个国家努力有加,也面临各自不同的问题或挑战。美国项目取得的进展被视为重要突破。2015年9月中旬,中国官方曾就此发布消息,称将该项目最早将于2016年9月开工。消息称,拟建中的高铁将连接美国两大旅游热点城市,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到加州胜利谷和帕母代尔,最终到洛杉矶,全长370公里,预计总投资额127亿美元。 据 中国中车官微显示,该项目将成为中国在美国建设的第一个高速铁路项目,并有望成为国际合作的范例,同时对增加美国西南部就业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促进西南地区高速铁路的实施,该项目将立即展开所有必要的商业活动并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审查。 据财新记者了解,美国高铁竞标中方联合体包括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601390.SH)、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车,601766.SH)、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下称中国建筑,601668.SH)等,涉及中国企业众多,中铁总为牵头协调人。 另据中国中铁公告,中国中铁也对中铁国际美国公司出资190万美元,中国中铁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铁二院)出资50万美元,合计240万美元参股。中国中铁占中铁国际美国公司24%股份。 在美国铁路市场,当前中国车辆企业要比基建企业走的更快、更远。中国中车近日成立北美公司。这不仅是中国中车第一个海外区域公司,也是其首个海外一级子公司,北美公司负责美国及加拿大地区业务统筹,代表中国中车开拓北美市场。中国中车总裁奚 国华对此表示:“这是中国中车国际化战略调整的标志,未来中国中车海外拓展要从过去的游击战转向阵地战,中国中车要在美国生根发芽。” 具体业务上,2014年10月,中国中车获得美国波士顿地铁红线和橙线共284辆列车采购合同,该合同价值5.67亿美元。2016年3月10日,中国中车联合体再次获得美国芝加哥价值13亿美元,共846辆轨道车合同。5月12日,中国中车联合同济大学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共同建设的中美轨道交通联合研发中心成立;5月14日,中国中车-密西根大学先进制造联合研究中心揭牌。 据中铁总提供信息显示,目前“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处于施工阶段的有5个,分别是,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巴基斯坦拉合尔橙线轻轨项目。正在推进的有5个,分别是俄罗斯莫喀高铁、美国西部快线、新马高铁、两洋铁路、坦赞铁路项目。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6月7日晚,纽约市现任市长白思豪在其官邸Gracie Mansion宴请纽约市政商财各界名流,一来与各族裔名人企业家互动,二来为下届连任竞选筹款募捐做准备。全球泛华联盟副总裁Sherry Zhang女士应邀出席,作为纽约市重点宣传推广企业以及纽约市长连任竞选募捐协办单位。 来自纽约政商侨各界约三百多名流应邀出席,有来自当地主流企业家以及纽约市警察官员等齐聚一堂。纽约市长白思豪开场讲话,感谢大家对他工作的支持以及对纽约市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他尤其谈到波多黎各族裔,在美国有350万,为美国社会各行各业都做出了贡献,在周日还将有一个大型的游行活动。 全球泛华联盟副总裁Sherry Zhang女士也受到纽约市市长的特别邀请出席本次活动。全球泛华联盟作为纽约市重点宣传推广的亚裔企业受到市长的特别邀请。Sherry Zhang女士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介绍说:全球泛华联盟是在美国纽约注册的以资本投资管理运营为主体的国际企业。泛华联盟对于产业整合范围非常广泛,现已涉足国际金融、医疗健康、科技创新、旅行、文化产业等各个领域,真正实现多元化整合态势,打造了一条通向全球的资源交互渠道。泛华联盟正借此机会整合全球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日前,泛华联盟斥巨资在中国福建省组建了“全球养生产品交易中心”。其中包括上千万种养生产品及高端免费身体检测,并在海淘网上商城及今日特价网主力渠道以当下电商的强势环境下快速推广,引领了一场在互联网+时代的电商新浪潮! Sherry Zhang女士还表示说,泛华联盟作为纽约市重点宣传推广的企业,同时将逐步深入到政治活动中,包括成为纽约市长连任竞选募捐筹款的协办单位。庆祝活动在谈笑风生中圆满结束。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林世钰纽约报道)6月9日,纽约在Javits会议中心举办全美最大小企业招商博览会,232个商家参展,并和一万多名来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早上9:30,Javits会议中心的前台已经挤满了人,很多人从外州赶来参加今天的展览会。展厅里,参展的商家们忙着展示自己的产品,来宾饶有兴趣地逛着,遇到感兴趣的摊位,驻足交流。 据记者观察,今天参展的商家领域广泛,有保险、金融、咨询、医疗、IT、通讯等行业。除了可以和商家面对面交流,还能聆听政府官员和专业人士的精彩讲座,主题涵盖市场销售、财务、公共关系等,十分丰富。 郭曼丽是美国联邦小企业部经济发展专员,长期致力于在华人社区宣讲如何发展小企业以及如何拿到政府合约等。今天她做了一个关于小企业教育培训的讲座,颇受听众欢迎。让她略感遗憾的是,很少在现场看到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这个活动很好,但很多华裔可能由于语言障碍等原因,不知道这个信息,很可惜!所以华语媒体应该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华裔知道这个活动,从而参与其中,找到更多商机。” 据了解,该展览会一年一度,是迄今全美最大的小企业展览会,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小企业主从全国各地赶来。今年,仅网上登记的就有一万多人。该活动由Powerteam International、Paychex等公司赞助承办。 按照美国联邦小企业部(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的定义,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制造业企业和雇员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服务业企业都属于小企业。按照这一标准,美国现有小企业约2700万家,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9%。小企业吸纳了全美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创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小企业发展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美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对小企业的扶持,在立法上予以保障。1953年,国会通过了《小企业法案》,成立小企业部(SBA),1958年国会又将其确定为“永久性联邦机构”。该机构主要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争取政府订单,并对小企业主提供教育培训。1977年,国会通过了《社区再投资法案》,要求银行必须满足其所在社区的中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的信贷需求。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林世钰纽约报道)看过电影《花样年华》的人一定会被里面唯美、怀旧的镜头打动,其背后执镜的就是台湾著名摄影师李屏宾。从6月16日至30日,刚刚在2016年柏林电影节上以《长江图》斩获银熊奖最佳艺术贡献奖的李屏宾,首次在纽约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作品回顾展。      作品展出期间,将会放映他和知名华语电影导演侯孝贤、王家卫、陈英雄、田壮壮、许鞍华等人合作的获奖电影,包括《长江图》(2016),《花样年华》(2000),《挪威的森林》(2010),《刺客聂隐娘》(2015),《恋恋风尘》(1986)等,届时观众定会大饱眼福。 在超过30年的职业生涯中,李屏宾独特的光影展示、色彩运用、优雅的镜头处理和引人注目的构图,使摄影在电影创造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李屏宾特别擅长在自然光线和昏暗光线下进行拍摄,揭示了稠密的、有光泽度的光线和黑暗,让画面有着难以置信的深度和空间感。无论是自然的或是高度格式化的拍摄,每一帧画面都让观众们沉浸在浓郁的视觉景观中。李屏宾有魅力而又敏锐的长镜头可以捕捉细微的神情变化,也为电影注入鲜明的节奏。 在作品回顾展上,他将与本次活动的策划者、MoMA电影部副馆长La Frances Hui进行精彩对话。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实习记者狄菲菲纽约报道]6月5日,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大纽约地区选拔赛在纽约见面会所举行。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传承弘扬中国文化,激发广大海外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同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在本次选拔赛中获一等奖的两名选手,将得到去北京参加音乐培训和总决赛的资格。在复赛中获奖的选手将有机会参加8月8日在北京水立方举办的盛大颁奖典礼和文艺晚会。而获得金奖的选手将成为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推广大使。本次活动是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由北京侨办、北京电视台等承办。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副总领事钟瑞明、纽约市议员顾雅明等到场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状。著名指挥家房飞老师、知名女高音歌唱家姜芳涛等为本次大赛的评委。纽约北京同乡会会长蒋健开场致词。 受北京侨办的委托,纽约北京同乡会继续承办2016年“水立方杯”海外华裔青少年中文歌曲大赛大纽约地区的选拔赛。据纽约北京同乡会会长蒋健介绍说,“本次来参赛的选手年龄都在13岁到23岁之间。今年大赛与以往赛事有所不同,不仅有歌曲比赛还增加了才艺展示。才艺展示的选手可以表演中文书画、原创中文歌曲、中文朗诵、民乐、舞蹈、戏曲、武术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华裔青少年参与这项活动,从纽约走向北京,从北京走向世界。”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的是张若冰同学,我们从主办方处得知,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朱丽娅音乐学院。在比赛的尾声张若冰同学和来自中央乐团的评委老师一起演奏了一首意大利歌曲《我的月亮他的太阳》以此歌最为本次比赛的结尾,优美动听。张若冰、薛艺茗、贾惠莹以及孔亦歌获得前四名,在活动中,我们还采访到了获得二等奖的孔亦歌,她是一名刚刚考入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学生,18岁的她有着不俗的嗓音和丰富的表演经验。她从小有着执着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歌手,之前学过12年的钢琴和笛子。当记者问到她对于自己今天的表现是否满意时,她给出的答案是非常满意,显示出了本次参赛选手的实力和满满的自信。 据介绍,本届“水立方杯”大赛已经是第六届。2011年纽约赛区选送的黄一获得总决赛金奖,张冬妮获银奖,2012年纽约选送的蓝天获总决赛铜奖,2013年纽约选送的李安梅获银奖,刘瀚博获优秀创作奖。其中黄一在之后的“中国好声音”比赛中闯入决赛,现在Chanel V任职,并创办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李安梅参加了“中国梦之声”的比赛并获得了年度总决赛第三名,由此而加入东方卫视担任长期明星嘉宾;他们二人由此而走上了更大的舞台。  
Read More
自2006年以来,普鸣(Michael Puett)一直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向本科生教授中国哲学概论,探讨中国经典著作如何与当下产生关联。如今,这门课是哈佛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仅次于《计算计科学入门》和《经济学原理》。普鸣和作家克里斯蒂·格罗斯-骆(Christine Gross-Loh)将这门课程的精华提炼出来,写就了《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The Path: What Chinese Philosophers Can Teach Us About the Good Life)。这本书已被25个国家的出版社购买了版权,包括中国。今年它就会在中国面世。 在采访中,普鸣探讨了仪式的价值,谈到既要读莎士比亚,也要读杜甫,还解释了为什么拥抱真实的自我并非真正的答案。 Margaret Lampert(普鸣) 《正道:中国哲学家论好的生活》 一些中国哲学著作在西方已经非常流行。它们有许多的译本,比如老子的《道德经》。 有些著作的确很受欢迎,但我的一点担忧在于,人们往往是带着成见在阅读它们。它们通常被看作“传统”观念,重在教育我们顺应世界本来的样子,与我们喜欢冠之以“现代”的观念相对。后者主要是将我们作为个体解放出来,自己决定如何生活。比如,所谓的儒学就被简单地理解为强迫人们接受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所谓的道家思想就是关于与更大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所以,儒家思想经常被呈现为坏的,而道家思想则被呈现为好的。但是在这两者上,我们都没有领悟它们的真谛。 它们给人的印象是有异域特色的陌生概念。 一点没错。它们仅仅变成了来自异域的陌生观念,成了我们没什么好学的东西。 还有别的风险吗?诸如这些观念可能会被降格为自助自立的建议? 这本书的一个核心观点恰恰与之相反。如果我们想认真对待这些观念,就不该用我们的思维方式去改造它们。如果把它们当做如何自助的建议来读,就是在预设有关自我的定义,然后只是从这些观念中挑选出符合这一愿景的观点。所以,人们有时会把道家思想当作一种“帮助发现自我,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的工具。但这些思想与审视内心和发现自我并没有什么关系。它们讲的是战胜自我。从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反自助的。 中国哲学传统中哪个核心观念对当代的假定提出了挑战? 如今,我们往往被告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审视内心和发现自我,一旦我们这么做,去努力做到真诚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我们总是会喜欢自己,会拥抱我们本来的样子。所有这些听起来是不错,也是被我们看作正确的“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核心部分。但如果我们的自我恰恰是混乱的,容易落入陈规和行为模式,又该如何?倘若是这种情况,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拥抱本来的自我——换言之,就是拥抱我们落入的一整套模式。我们的目标反而应该是打破这些模式和陈规,训练自己与周围的人进行更好的互动。 如果我们给予人们太多的指导,那不成了家长作风吗? 当然,某些中国政治理论会采用这种有关自我的意象——我们容易落入行为模式的倾向——来论证政权应更加专断的必要性。用一种较新的术语来说,它们认为这样的政权会“推动”我们进入更良好的模式。但我们在本书中讨论的许多著作跟这个方向是不同的,它们主张目标应该是令自己摆脱这样的被动角色——呼吁我们做一些让自身远离这些模式的事,让我们能够进行自我训练,开始让自己的行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你认为中国哲学思想将仪式看作工具,可以让我们从陈规中解放出来。 我们倾向于把仪式看作这样一种东西,它们会告诉我们该做些什么——使我们社会化,养成一些行为方式。不过,我们讨论的好几本著作对仪式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仪式迫使我们短暂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以一种不同的方式与周遭的一切进行互动。它们之所以有用,是因为我们打破了自己以往的模式。若非如此,这些模式就还在支配我们的行为。 比如,在古代的汉朝,我们看到一些仪式要求人们互换角色。父亲被要求扮演儿子的角色,儿子则扮演父亲。二者都不得不从对方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儿子会明白处在一个权威的位置是什么感觉,父亲则会记住,做一个更需要服从的角色是什么样。 我们是不是处在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而在这个阶段,过去被看作异域观念的东西可能会被看作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当作更宽泛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所希望的。我们愿意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但实际上我们在很多方面并非如此。真实情况是,长久以来,只有很少数的一些观念主导着这个世界,而其他任何地方诞生的思想都被看作是“传统的”,不值得研习。 但是请想象一下同时读着杜甫和莎士比亚,同时读着孔子和柏拉图的著作长大的未来世代。想像一下那样一个世界,伟大的观念——不管是在哪里产生——都被拿来思考和斟酌。 这反过来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在20世纪的许多时间里,这些思想在中国遭到了故意的排斥。在共产主义时代,这些著作要按照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同样的套路来理解,即被看作传统思想。这么做的目的是排斥这些思想,以使中国完成“现代化”。现在,中国政府又开始接受这些思想。但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们还是按照同样的套路在理解。儒学又一次被当作让人们各守本分的学说来解读——只不过现在这被看成一件好事! 政府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过去。只不过,在中国的现实中,我们有更宽泛的理解。在回答有关价值观的问题时,人们会求助于过去的思想。 中国正在就价值观进行一场非常激烈的辩论——大家感觉所有东西都变得和财富和权力有关,质疑是否应该对此进行反思。在拿来进行辩论的观点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和关于一个人如何过上好生活的早期概念。所以,尽管政府在以特定的方式挪用其中的一些观念,更广泛的大众也在就它们进行辩论,而且肯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目前无法预测结果会是怎样,但这肯定是一场值得密切关注的辩论。 (文章和图片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Read More
希拉里·克林顿14个月的竞选之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周二,她在新泽西州初选中获胜,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赢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女性。 如果说有一个时刻,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身上呈现出了让她即将获得2016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特质,那它并不是去年6月她在纽约启动竞选的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不是她哪一次发表演说,庆祝在激烈的初选选战中战胜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 它其实是一个脚本之外的瞬间:去年10月,由共和党领导的一个众议院委员会迫使希拉里就其应对2012年叙利亚班加西恐怖袭击的做法接受了超过8小时的质询,其间,处变不惊的她冷静地掸掉了肩部的一点儿衣料纤维或灰尘——又或者那里什么都没有。 她或许不是奥巴马总统那样的演说家,也不是她丈夫那样擅长基层竞选的政客。但希拉里在本次选战中表现出来的钢铁般的毅力,显然让包括上了年纪的女性和黑人在内的众多选民受到了鼓舞。他们在坚毅的希拉里身上仿佛看到了不懈抗争的自己。希拉里惊人的耐久力——足以忍受和克服困境的坚韧、勇气和能力——可能恰恰是击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所需要的特质。 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妻子、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已经两次参加总统大选的候选人——68岁的希拉里每一次重塑自己,都重新定义了美国女性在政坛的角色。她一次又一次地令这个国家瞠目结舌,无论是涉及灼人的丑闻和挫折,还是她赢得的胜利。 “在公共舞台上,她有点与众不同,”长期担任顾问的安·刘易斯(Ann Lewis)说。“她很容易吸引迷恋、忠诚和攻击——党派的攻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即使作为第一夫人,也有人说‘她以为自己是谁?’”梅兰妮·弗维尔(Melanne Verveer)说。她是希拉里的密友,也是克林顿任第一夫人时的幕僚长。 希拉里的亲信说,她已经克服了那么多的障碍,其中也包括她自己造成的一些障碍,现在她面对一个等不及要跟她拼下限的对手——再次赤手空拳来一场曾经定义她的政治生涯的恶斗。 2008年惜败于奥巴马之后,希拉里正是凭借着同样的勇气,对一群泪流满面的女性支持者说,她们已经在“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上”制造了1800万道裂缝,那一天距今正好八年整。 在每年的盖洛普民意调查中,希拉里连续14年、总共20次被选为美国人最欣赏的女性。但她参加总统竞选,以及她出任国务卿使用私人电邮服务器的争议,都给她带来了不利影响:人们对她的好感和信任度大幅下降。她再一次被讥讽为爱算计、虚伪的职业政客:麦克白夫人(Lady Macbeth),现在是在自己的剧中。 同样,她的持续影响力和名气并不完全是优势:在这场各种类型的局外人获支持的选举中,希拉里作为资深民主党内部人士所背负的东西,对她是一种拖累。通过向华尔街银行家发表演讲获得大笔费用一事,以最具危害的形式突显了这种包袱。 倘若对希拉里由来已久的厌恶,可以部分归咎于美国为适应家庭、职场和政坛不断变化的性别角色而进行的斗争,那么她在政治斗争中留下的伤疤,在一定程度上也定义了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候选人:对华盛顿的现实充满好奇,但行事谨慎,唯恐出错。 她与桑德斯之间的漫长争夺,暴露了这种克制,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本质上。外界原本普遍认为,桑德斯的竞选撑不过开始的几场提名选举。当选民被特朗普不加控制的意气用事和桑德斯毫不掩饰的理想主义吸引时,克林顿几乎没有表现出这两样中的任何一样。 “这不是一场循序渐进、小心谨慎的选举,谨慎行事对她不利,”民主党的民调工作人员安娜·格林伯格(Anna Greenberg)说。“两场初选都暴露出了深深的愤怒、不满和厌恶,”格林伯格接着说。“她现在和将来都必须适应。” 14个月来,希拉里的竞选在年轻选民以及许多情绪激愤的选民阶层面前有些格格不入,她的能力以及她所承诺的努力并没有让他们满足,他们想要更多。 她在争取这些选民时遇到的困难,也许是一个警示。 她的竞选团队利用特朗普有关墨西哥人、穆斯林和其他族群的争议言论,已经轮番打出六个口号,从支持“普通美国人”到“为我们而战”、“打破障碍”和距今最近的“团结起来更强大”,这一点对她也不利。 这一年里,桑德斯妖魔化华尔街,特朗普贬低移民,两人都发誓要扭转就业岗位减少和经济不景气的局势,而希拉里的竞选纲领却实际到了极致。 她做出的最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承诺是,她不会过度承诺。“我们不需要再听到那些过度的承诺,”她对选民说。 然而,她在言辞上的乏力,通过倾听民众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办法的方式得到了弥补。在与一名母亲罹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男子和一名在枪击事件中失去孩子的母亲交谈时,希拉里潸然泪下。此外,她还表现出了2008年竞选时未显露出来的脆弱。当年竞选时,她以未来的强大统帅的形象世人,想要消除有关她是否足够强硬,可以入主椭圆形办公室的一切疑问。 “也许有人还没发现,我不像我丈夫或奥巴马总统,不是天生的从政者,”希拉里在与桑德斯的一场辩论中说。这句话坦率得令人振奋。“人们对于自己对女性领导人的看法非常犹豫,是真的在纠结,”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陆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说。“对希拉里态度不确定和她本身无关,它来自人们自己的视角。” 当然,对女性领导人的态度可能最终会改变。周一接受记者采访时,希拉里畅想的不是11月,而是在那之后,女性总统候选人可能无需这么坚韧、勇敢,就有机会争取入主白宫的未来。几小时后,便有报道称她获得了民主党的提名。 “主要是妇女和女孩,但也不全是,有男人带着他们的女儿来见我,告诉我他们是因为女儿才支持我,”希拉里说。“我的确认为,如果父母能够像看待儿子那样看待女儿,并对她们说‘在这个国家,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任何人,包括美国总统’,情况将大不一样。” (文章和图片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Read More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已决定重审1995年判决并执行死刑的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案,这是一起争议多时并牵涉两名死刑犯的旧案。 据中国新华社在周三(6月8日)报道,最高法院已经在两天前决定“依法提审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一案,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周三通过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聂树斌的母亲送达再审决定书。 聂树斌被控于1994年在石家庄强奸并杀害一名妇女,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后被告上诉,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4月判定,认定聂树斌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强奸罪判处15年徒刑。 他在1995年4月27日已被执行死刑。 有关案件的争议还牵涉2007年的另一起奸杀案,该案中被定罪并判处死刑的王书金自陈是聂树斌案的真凶,但被法院驳回。王书金案目前仍然在死刑复核中。 中国最高法院在2014年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复查,山东高院的复查意见是“原审判决缺少能够锁定聂树斌作案的客观证据”,在多个方面存在重大疑问,“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性”,认定聂树斌奸杀罪证据“不确实、不充分”,建议最高法院重新审判。 曾负责侦办王书金案的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公安局原副局长郑成月则向中国媒体表示,期待重审能体现司法公正。 聂树斌案 1994年8月5日河北石家庄市西郊孔寨村附近发生一起强奸杀人案后,聂树斌被警方当作犯罪嫌疑人逮捕。 1995年3月15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做出死刑判决。聂树斌不服并提出上诉。 同年4月27日,20岁的聂树斌在石家庄市中级法院二审判决其强奸和故意杀人罪成立后被执行死刑。 10年后对聂树斌案件出现争议,在2005年1月河南省荥阳警方抓获逃犯王书金,他供认曾在河北广平、石家庄等地强奸多名妇女并杀害其中4人,其中一起案件同聂树斌案吻合。 王书金案 邯郸市中级法院2007年3月12日一审裁定王书金犯故意杀人罪与强奸罪,合并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但认定他石家庄案非其所为,王书金提出上诉。 河北省高级法院2007年二审开庭,至今年6月和7月再度两次开庭,最终于星期五作出裁决,维持原审认定石家庄案非王书金所为,不采纳他所称应被视为自首而获轻判之辩护;支持检察官观点,认定上诉人之供述与案件关键情节存在重大差异。 中国法律界人士认为,这起案件出现辩护人试图证明被告人有罪、公诉人试图证明被告人无罪的颠倒局面,在中国司法史上十分罕见。 另外,网络流传聂树斌被处决后他的肾被移植给了一名著名退休外交官的说法是该案受到关注的另外一个原因。 (文章和图片来源:BBC中文网)    
Read More
1 28 29 30 31 32 56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