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el Gerdau/The New York Times 手机致癌吗?大部分健康专家不这么认为,但是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项新研究可能重新引发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 周五公布的这项初步研究发现,手机辐射似乎增加了雄鼠患上脑部和心脏肿瘤的风险。但有很多需要解释的地方,而且有些专家并不认同这项研究。 谁进行了这项研究?他们可信吗? 这项研究是美国国家毒物管理局(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做的,它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的一个跨部门机构,其职责是评估化学物质的潜在风险。 研究是如何进行的? 大鼠住在特殊的房间里,每天接受九小时不同强度的辐射,辐射类型与手机辐射相同。从出生前一直持续到约2岁大。 他们发现了什么? 约2%至3%受到辐射的雄鼠患上了恶性胶质瘤——它是一种脑部癌症——而没有受到辐射的对照组没有此类病例。 受到最高强度辐射的雄鼠有大约5%至7%患上了心脏神经鞘瘤,而对照组中没有此类病例。神经鞘瘤是由周围神经的神经鞘所形成的肿瘤。作者们认为,脑部和心脏肿瘤“可能”是辐射“造成的”。 Victor J. Blu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一位正在使用手机的女性。新的研究将再次引发对于手机辐射的争议。 那雌鼠呢? 奇怪的是,雌鼠的肿瘤发病率极低,与对照组几乎没有差别。不同性别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不明,这一点也令有些专家对研究结果产生质疑。 还有什么需要我们知道的? 即便就雄鼠而言,某些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从统计学角度讲也不是很明显。还有一个反常现象,受到辐射的大鼠的寿命,总体而言长于对照组。而且,神经鞘瘤可能在全身各处发作,不只是心脏,但是这项研究没有发现其他器官的神经鞘瘤发生比例升高。 另一个反常情况是,对照组完全没有肿瘤病例。在国家毒物管理局之前的研究中,对照组平均会出现2%的神经胶质瘤。如果同样的情况出现在这项研究中,那受到辐射的大鼠与对照组之间实际上没有差别。 “我无法接受作者们的结论,”这项研究的一位评议人迈克尔·S·劳尔博士(Michael S. Lauer)说。他是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院外研究副主任。劳尔的评审意见出现在这份报告的附录里。他说,这些发现可能是错误判断。 这些大鼠受到的辐射强度可能高于手机用户通常受到的辐射,不过毒物学研究一般都是使用更高剂量,以确保检测到任何可能存在的影响。 所以,我们可以不理会这项研究,继续使用手机吗? 并不完全是这样。就像那份报告的作者们写的:“使用无线通讯设备的人数量众多,那些设备产生的射频辐射就算只是轻微提高发病率,也会对公共健康造成广泛影响。” 周五,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首席医疗官奥蒂斯·布劳利博士(Otis Brawley)发表了一项声明,称这项研究是“优秀科学成果”,倡议进行进一步研究,因为动物研究所用的信号强度很高。 但是他说,“国家毒物管理局的报告将射频辐射与两种癌症联系起来,标志着我们在理解辐射和癌症风险方面出现思考模式的转变。” 大卫·O·卡彭特博士(David O. Carpenter)是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Albany)健康和环境学院(Institute for Health and...Read More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