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20, 2016
即将卸任的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周三(5月18日)在他的Facebook(脸书)发表一段影片,以自嘲方式回应网友八年来的批评,三小时内浏览次数已超过80万。 这支影片是以网友为主要收看对象, 在总长3分46秒的影片中,马英九一开始先谈到,他的脸书粉丝专页运营至今五年多,累积超过167万人按赞。他表示,每晚睡前如果有时间,都会来看看网友的留言。 马英九表示,感谢网友对政策提供有建设性建议,而也有一些令他「哭笑不得」的留言。他花了将近1分半钟的时间,以幽默自嘲方式回应网友对他的批评。 网友曾列举和马英九握手不久后就遭遇重大意外甚至死亡的名人,称马英九的握手是「死亡之握」。 马英九在影片中回应:「原来我这双手这么厉害,那我要好好保养。」接着涂起护手霜。对于网友连续提问:「请问你是马脑水母吗?」马英九重覆该问句多次,接着以台湾时下流行语回应:「宝宝不是马脑水母,可是宝宝不说。」 马英九举出几项被网友称赞的政绩,包括台湾护照免签国家增加至今已超过160国、改善交通、两岸关系稳定等等。谈到去年在新加坡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的「历史性会晤」,马英九以「大陆领导人习先生」称呼习近平。 影片最后以字幕写到,「八年来担任中华民国总统、为人民服务,是我一生的荣耀。」 网友评论  影片至今累积超过14000次分享,近万则留言。 其中网友Li Hung Weng的留言吸引8000多人按赞:「虽然您的做事风格个人不是很欣赏,该强硬的时候不够强硬,该雷厉风行的时候不够果断(卸任前倒是差距颇大),但整个八年的评价下来,做为一个选民,还是给您一个及格的分数,是个好人、也算是个好总统,但可惜手段不够,也就是因为如此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不过也不能完全怪您,总之感谢您这八年来为国家的付出,带来的两岸和平、和国家在外的能见度,希望之后国家还会继续存在…」 也有中国网民留言: 「马总统这些年,才让我个人感觉马英九是真真切切的是总统,真切的感觉中华民国光彩依旧。马总统为台湾树立的中华民国形像功不可没,起码现在,在中国人很多眼里,提起马英九,第一印象就是总统,这和之前的陈水扁,李登辉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因为马英九有总统的气质,总统的作风。」 除了称赞马英九有风度自嘲、感谢马英九执政的正向留言之外,也有批评声音。有网友指出马英九竞选时承诺的「633」 (经济成长率平均6%、失业率3%以下、国民所得达3万美金)未能实现,应该兑现当初诺言捐出八年来累积薪资的一半,总共2277万8千元新台币(约456万人民币)。 民进党籍的新任总统蔡英文将在周五(5月20日)举行就职典礼。八年来的国民党执政将告一段落。 (文章来源:BBC中文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5月18日,“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培训会在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成功举办。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参赞徐永吉到场介绍2016年”春晖杯”创业大赛情况,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海归创业学院执行院长张学军出席致辞。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博士、KGA合伙人柯映红(Coco Kee)等均有精彩主题发言。 本次活动由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CSSA、南京大学校友创投联盟、北美浙江大学校友会大纽约分会、大纽约地区同济大学美国校友会、纽约南开校友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大纽约分会等机构协办,相关负责人郭勇、吴美良、仰文奎、黄亚村、马勇等均有出席本次活动。 袁岳博士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创业管理服务机构飞马旅创始人、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副院长,他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国内的投资状况,激情演讲幽默诙谐; 柯映红(Coco Kee)是KGA合伙人,她在创业以及协助企业成长方面具有20多年经验。Coco还辅导初创公司,在投资人pitch book、产品和市场定位以及融资方面提供指导。她是Thomson Reuters旗下关注风投与私募股权基金的信息平台peHUB的特约供稿人,提供中国资本市场的见解与分析,新浪财经频道意见领袖专栏作家。Coco获得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Haas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她以自己的创业经历深入浅出地告诉大家怎么写商业计划书、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等。 “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中国教育部和科技部自2006年起举办的国家级正规比赛,旨在吸引海外人才和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大赛已经成功举办十届,共遴选出1564个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有300多个参赛留学人员顺利回国创业。 第十一届“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纽约领区赛事安排 网上报名:2016年4月25日至7月31日。期间,主办和协办单位进行宣传、动员、培训和项目征集,参赛者准备并撰写商业计划书。 专家评审:2016年9月。组委会在国内组织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入围项目,并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 项目评奖:纽约领区入围项目将评选出一、二等奖若干。 颁奖仪式及项目对接大会:2016年10月28日,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将为获得北美赛区(纽约领区)一、二等奖的入围项目颁奖,并邀请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风险投资机构和企业以及其他用人单位代表参加,打造项目对接、人才洽谈和科技合作三位一体平台。 回国参加相关活动:2016年12月中下旬,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将组织北美赛区(纽约领区)所有入围项目代表,回国参加“春晖杯”创业大赛颁奖典礼和大型对接活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并在国内相关地区进行项目落地考察和对接洽谈活动。
Read More
“美国人的一天”其实是个很容易描述的概念,似乎与其他国家的人的一天也没啥区别,无非就是吃饭上班睡觉等平常之事。不过《时代》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美国的一天”为题,报导平均一个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面貌。从他们的薪酬到房子、医疗负担,甚至他们一天吃喝拉撒以及工作休闲时间的安排,我们可以从一系列的数字轻易捕捉到星条旗下的美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所谓“平均一个美国人”是不太容易描述的一个概念,但在这篇报导中引用了很多的调查数字,由这些数字反映一个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重心,或者是重要的内容。当然,这些数字并不代表每一个美国人都具有的内容,也不代表生活在美国的新移民(微博)的生活内容,却可以帮助大家更进一层认识美国人,美国人是什么样。 平均时间 即使要找到“平均一个美国人”,也是很具挑战性的工作。统计学上的中位数、平均数和大多数,都能隐藏相当多的事实。 美国人平均运动的时间就如同所被建议的一天有20分钟,但实际情形是因为17%的美国人运动超过1小时,其他的人则很少运动。大多数的美国人相信神,而且有90%的美国人拥有圣经,但只有一半人能够叫出一个福音的篇名,并且有10%的美国人认为圣女贞德是诺亚的妻子。 文章的作者吉布斯说,如果一个完美的平均数是个幻想,是不可能存在的,但人们仍可由数字的比较中知道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以今天的某些方面来说,你会读祈祷文,而不是浮掠一番而已。你淋浴10分钟,但不会在淋浴时唱歌。你会开着8年车龄的老爷车去上班,一天的95%时间在室内,两个半小时上网,吃掉20茶匙的糖,不存一文钱。在周末的时候,75岁以上的老人花1个半小时阅读,而那些15至19岁的年轻人只花7分钟。感恩节时,88%的美国人吃火鸡,大多数的美国人喜吃白肉,而世上其余的人则喜吃红肉。平均的美国家庭拥有电视的数目多过家中人口,但美国人仍像40年前一样,花同量的时间看电视。   生活形态改变 从1965年以来,美国人生活形态就改变了。在60年代,美国家庭中大都是父亲出外挣钱,母亲居内持家。而现在,只有20%的美国家庭是这个型态。经济学家1999年时警告,工作的双亲比起30年前的他们,与家人相聚的时间少了22个小时。经济学家警告说这将令“钥匙儿”成长于一个疏松管教的环境。现在,这个情形改善了许多,双亲们都工作辛劳,但也花了较多的时间与他们的子女相处,特别是父亲们,他们比起1965年以来,平均每周多花了153%的时间照顾子女。 那意味着一些事情必须放弃,父母才找得出多的时间,因为一般而言,他们不会少睡,也不会减少自由的时间。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些景气,你会注意到一些老规矩逐渐式微,像你不能同时在两个地方,而且一天中就只有24小时。当爹妈们站在学校的球场边的露天座位,一边给他的市场客户发电邮,一边为比赛中的子女加油呐喊,这些爹妈是在工作还是游戏?现在我们边做饭边看新闻,在睡眠中漂白牙齿。可以说,现代父母们比起1975年的“对手”,因为此种多重工作形态,有如平均多出了40个工作小时。与其他成人单独相处的时间下降了,特别是与你结婚的成人相处的“纯配偶时光”,由1975年以来即下降了26%。    更多的平均 当你回顾这些数字,并看着脚底下的实际生活,就会涌现一项感觉:有那么多的“平均”值得你去喜爱,去学习。就如同《平均美国人》一书作者奥基菲,在他着手要写该书时,为“平均美国人”所下的定义:用特殊的方式寻出这个国家内最平常的公民。我们也许会被名人与富人所眩惑,但调查显示:“平均美国人”不想做成“他们”。 “平均美国人”比“平均名人”长约13年,后者比前者多4倍高的可能去自杀。奥基菲在他的旅行中所发现的是,“平均”意味着你在你的生活中保持确定的平衡。他说:“当你用那种名词解释事物时,那表示你完成大多数美国人做的工作。”想想这些有如“民众的智慧”,所谓的“平均”有可能很快地成为你的“理想”。   急促的早晨 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早晨都忙着赶上班,“平均”下来时间是这样分配的:梳洗修整24分钟。 18至36分钟早餐,有8000万的美国人是独居的,如果有小孩,这些杂务至多让你再投入12分钟,帮助他们整理妥当去学校。送走了小孩,大约要花25分钟独自开车。   上学 每个非周末的早晨,5500万的美国小孩前往全国124110所学校上学,他们中的大多数即大概86%的学生上的是公立学校。只有770万的小孩去上全国28384所私立学校。此外,有600万多的小孩因为年纪还太小还没有上学,再不然就是在家中学习或被学校退学的学生。   工作之余 工作之余几乎是美国男人的天下,男人比女人的休闲时间平均要多出一个小时,包括平均花12分钟运动健身,11分钟上网。女人休闲时阅读的比较多,她们也做比较多的家务,平均42分钟,烹饪28分钟。无论男或女这些活动都因看电视的时间而缩短。如果是女性带着小孩,看电视时间长达4小时38分钟。男人如果不带小孩,平均是1小时28分钟。如果是电视没有节目了或节目不好看,男女都会花同样的时间去遐想。   睡眠时间 美国人平均在每晚10点钟一过,男人都先入房睡觉了,女性则平均要到晚上11点02分时。但是平均来说,只有一半的美国人会有美好的睡眠──睡足8小时38分钟。原因是可能有67%的美国人与其它的人或宠物共享一张床。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男人与他人同床共眠还可以香甜入睡,女性则否。  
Read More
2013年10月,患者们在浙江衢州一家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里接受脑电波治疗。 一项新报告发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印度和中国,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精神疾患得不到治疗的问题。如果两国不改进医疗卫生体系,不培训民间治疗师协助治疗,那么这个问题将无法得到充分解决。 这项分析基于对这两国的多年医学调查,是发表在《柳叶刀》(The Lancet)和《柳叶刀精神病学》(The Lancet Psychiatry)上的一系列论文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一个国际研究者联合行动的最新努力,想把心理卫生推向全球医疗服务日程的核心位置。上个月,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召集数百名官员、医生和其他专家在华盛顿举行了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集中讨论全球精神健康问题。 这项最新调查以三篇论文呈现,它发现印度和中国的精神疾病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过有效治疗,导致这两国的残障负担高于所有西方国家的总和。 “印度和中国的人口总和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两个国家都处于流行病学和人口结构的重要转型期,”其中一篇论文的联合作者维克拉姆·帕特尔博士(Vikram Patel)在与这些论文同时发布的采访录音中说。他是一名国际精神健康教授,也是印度果阿邦社区精神健康中心Sangath的联合创办人。 没有参与这项调查的专家们说,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这方面的投资仍远远落后于针对其他疾患的投资。这两个国家在精神健康方面的花费只占医疗总预算的不到1%。 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学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的全球精神健康科目课程主管亚历克斯·科恩博士(Alex Cohen)说,“我认为,政治家和公共服务规划者会发现这项调查很有价值。但是,如果不调动足够的资源去治疗超过2%的需要治疗的人”,那么总体负担就可能显得难以应付。 维克拉姆·帕特尔博士,摄于2015年4月。他是一名国际精神健康教授,也是印度果阿邦以社区为基础的精神健康中心Sangath的联合创办人。 过去10年,印度和中国都采取措施普及精神健康服务。据报道,中国政府2004年启动了一个项目,培训了1万名精神科医生,建立了上千个社区精神健康中心,有些人认为这是改善精神病治疗方面的一项历史性投资。印度政府的一个旨在增加社区医疗服务的项目在一些地区有效降低了去医院的成本,尽管专家们说项目执行水平最多只能说是参差不齐。 但是,两国的多数人口依然几乎没有接受精神病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服务的能力或途径,尤其是农村地区。 “患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等常见精神疾病的中国人极少寻求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和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迈克尔·菲利普斯博士(Michael Phillips)在一项声明中说,“随着人口快速老化,这个国家总体来说没有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认知障碍症大面积发作问题。” 有一群行医者是普通人很容易接触到的,包括传统治疗师、草药医生和性灵导师。研究者称,政策制定者应该考虑与这群人合作。在中国,很多医生接受过一些传统治疗方法的培训,比如草药治疗、针灸和气功。印度也是这样,很多医生把瑜伽和阿育吠陀医学融入治疗。 研究者们写道,需要协作的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传统的、补充性的、替代性的医学的受欢迎程度,即便提供足够的生物医学精神健康服务,人们依然很可能会继续从其他治疗体系中寻求帮助。” 但是专家们说,西方医师和民间治疗师携手合作有效治疗精神疾病的案例很少。前不久,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University of Ibadan)的奥耶·居雷耶博士(Oye Gureje)领导了一项研究,评估传统疗法对精神疾病治疗的作用。研究发现,治疗师们“更容易接受抑郁症或焦虑症之类的传统的精神病诊断”,而不容易接受精神分裂症或躁郁症,他们认为这些疾病从本质上讲是有关性灵的。论文还指出,在有些发展中国家,传统治疗师经常使用手铐脚镣、隔离和禁食等方法,这些方法“可能违背人们对人权和人道关怀的普遍理解”。 新论文中详细描述的不断增大的负担主要是由于人口老化和人口增长。从1990年到2013年,一些病症的诊断(比如注意力缺失症)在中国减少;也有些症状增多了,比如认知障碍症以及滥用药物和酗酒。这一时期,中国的自杀率大幅降低,而在印度却稳步上升,原因不得而知。 (文章和图片来源:纽约时报中文网)  
Read More
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引述亚洲协会和罗森咨询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人为了购置安全的离岸资产而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投入数以亿计美元,这使中国人去年跃升为美国房地产的最大外国买家。 该报告指出,随着中国人去年大量购入美国商住房地产,他们过去五年的投资总额已达1100亿美元。此一巨额投资推动美国房地产市场取得复苏。美国房地产市场从2006年开始崩溃,其泡沫化加剧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该研究报告预计,从今年起的五年内,中国人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额将增加一倍,达到2180亿美元。该报告说:“中国人的投资之所以不同和值得关注,是它除了投资量庞大,投资领域也宽广,遍布各房地产领域。”该报告的作者说,他们的研究是根据公开和房地产工业数据来进行统计的,确实的数据比这还高,因为掩护公司和信托基金购买房地产时无须说明其资金来源。亚洲协会的报告说,事实上中国人在美国住宅房产的投资额,远超过其对商用土地和建筑物的投资。 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买家投入170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商用房地产,当中半数是去年投入的金额。同一时期,中国人投入至少930亿美元购买美国住宅房产,单在截至去年3月为止的12个月内,投资额达285亿美元。这导致中国人超越加拿大人成为美国房地产的最大外国买家。过去多年,加拿大人一直是美国房地产的最大外国买家。从地理上看,中国买家的目标集中在美国最昂贵的市场: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和西雅图。芝加哥、迈阿密和拉斯维加斯也吸引了不少买家。这意味着他们的平均投资额高于美国平均房价。 去年中国买家平均花费832000美元购买一间房产,所有外国人在美国的平均购房价则只是499600美元。中国人的动机广泛,有些购买第二个家,有些以EB-5投资签证定居美国所以买房,有些则是为了投资在出租和转售市场。该研究还发现,多数投入美国住房市场的中国资金为私人财产,不是企业资金。 (文章来源:中新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