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May 3, 2016
美国民主党总统大选参选人希拉里(左)和共和党总统大选参选人川普   和以往几届总统大选一样,美国总统参选人们在外交政策议题上不免会涉及中国。在美中关系、经贸、朝核、南中国海等问题上,这些参选人是如何谈论中国的呢?下面我们来初略盘点一下。 川普:中国抢走美国就业机会 共和党总统提名领跑者、亿万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似乎在竞选演讲中特别“偏爱”中国。他在去年6月的参选声明中就23次提及中国,两倍于他提到美国的次数。 身为商人,川普攻击中国的言论主要围绕美中经贸关系。他指责中国抢走美国人的饭碗。 川普1月在拉斯维加斯对选民说过:“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债就是中国欠我们的。他们抢了我们的工作,拿了我们的钱,他们拿走了所有东西。他们用我们的钱重建中国。” 川普在竞选演讲、集会和辩论中不断表示会把就业机会从中国和其他国家重新带回美国。 川普:朝核问题怪中国 川普不仅把美国中产阶级面临的就业等经济困境归咎于中国,他还认为,朝鲜核问题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全怪中国。他认为,朝鲜是中国应该解决的问题。 他在2月6日共和党的党内辩论上说:“我一直在和中国人打交道。他们告诉我,他们对朝鲜实际上有全部、绝对的控制。他们从我们国家吸走了数万亿美元,用这些钱重建中国。我会与中国交涉,让中国解决这个问题。” 在朝鲜1月6日进行其所称的成功“氢弹”试爆之后,川普对福克斯新闻(Fox News)说,美国必须逼着中国把问题解决。他说:“如果中国解决不了,我们就得让中国难做贸易。” 川普2月10日还对CBS的《早晨》(This  Morning)节目说: “我会让中国很快以某种方式使(金正恩)消失。” 川普说,他若当选总统,他将宣布中国是操纵汇率的国家,增加中国商品的关税,打击知识产权盗窃,在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增加美国的军事力量。 希拉里:不应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在民主党总统参选人中一路领先的希拉里·克林顿曾是美国第一夫人、纽约州联邦参议员和美国国务卿。在外交事务的各个方面,她都与中国有过交往。她在对华问题上的立场较为强硬。 希拉里2月23日在缅因州的波特兰新闻先驱报(Portland Press Herald)发表专栏评论说,中国和其他国家利用不公平的贸易手段获得竞争优势,包括倾销、补贴国有企业、操纵汇率和歧视美国企业,导致美国中产阶级失去就业机会。 她说,华盛顿不应考虑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她说:“如果他们得到了市场经济地位,那会削弱我们反倾销法的效力,导致廉价商品涌入我们的市场。所以我们只需用一个词回应:不行。中国有数千家国有企业,给予国内产业大额补贴,有系统地而且是背后有政府支持地盗取商业秘密,并且公然拒绝按规则行事,因此中国远不是一个市场经济体。” 希拉里还在文章中表示会打击操纵汇率的行为。 她写道:“中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多年来通过贬值货币来人为地让其商品保持低价。” 希拉里:妇女权利就是人权 除了经贸问题,希拉里就中国的人权状况也发表过许多“不友好”的言论。 1月31日,就在爱奥华州初选开始前夕,她在推特上批评中国政府强行关闭 “众泽妇女法律中心”。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专门从事妇女法律援助的公益组织。克林顿在推特中写道:“妇女权利就是人权。我支持郭建梅。”郭建梅是中心的创办人。 2015年9月,希拉里在推特上还批评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她指责习近平一方面在全球妇女峰会上致辞,一方面监禁着女权活动人士,对此她评论道:“毫无羞耻”。 克林顿的“女权即人权”可以追溯到20年前。时为美国第一夫人的希拉里·克林顿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发言。她在那次演讲中没有点名地抨击中国政府剥夺妇女选择生育的权利,强制妇女堕胎、做绝育手术。 希拉里积极评价基辛格 希拉里在南中国海和网络攻击等美中之间摩擦较大的议题上,也多次批评中国。即便如此,对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她仍然赞赏他在美中邦交正常化上所做的贡献。 希拉里2月11日在民主党的党内辩论上说:“我认为,可以公正地说,不管你对他(基辛格)有什么怨言,在中国问题上,对华关系也是最具挑战的关系之一,他让中国开放、他与中国领导人保持联系,对美国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民主党总统大选参选人桑德斯   桑德斯批评基辛格 但是,克林顿的主要竞争对手、来自佛蒙特州的伯尼·桑德斯联邦参议员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在同一场辩论上说: “我觉的,这里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历史视角。基辛格是越战时期的那些谈论多米诺理论的人之一。不是每个人都记得这点。你记得。我记得。多米诺理论就是指,如果越南沦陷,中国就哗、哗、哗……我们讲的就是这个,中国的巨大威胁。然后越战之后,这位仁兄,没错,就是他开启了与中国建交,现在还推动各种形式的贸易协定,结果导致美国工人失业,因为企业都搬到中国去了。他曾经警告我们当心这个可怕的共产党独裁国家,但如今却鼓励企业歇业、迁到中国去。不是我喜欢的人。” 桑德斯:企业把生产都外包到了中国 在那场辩论中,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的桑德斯还说: “你们曾经有退休金的。可许多那样的工作现在都没了。它们去了中国。你现在是一名工人,白人也好、黑人也好,你们曾经有份报酬不错的工作的,现在那份制造业的工作没有了。” 究其原因,就像他批评基辛格时所说的,他认为是与中国等国签订的一系列贸易协定所致。 他说:“不管你是白人还是黑人,如今高中毕业领到的工资大不如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一系列灾难性的贸易政策让美国签了北美贸易协定,给予了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待遇(即原来的最惠国待遇)。 桑德斯:朝核问题要靠中国 虽然桑德斯对中国诸多不满,但是在朝核问题上,他承认,美国还得依靠中国。 他1月6日在美国广播电视(ABC)的节目《早安美国》(Good Morning America)中说:“我们必须依靠中国。中国是朝鲜最亲密的盟友。他们势必会敦促朝鲜遵守国际协议。……如果朝鲜真的拥有氢弹,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威胁。” 桑德斯:美中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 桑德斯参议员还曾表示,美国与中国应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合作。他说:“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所有的主要国家都要合作来改造我们的能源体系。对中国和美国来说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不过桑德斯参议员倒是对中国妇女有产假可休表示赞赏,他2015年10月19号在推特上说,“谈到人权,中国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但中国都有14个星期的带薪产假,而美国却一天都没有。” 这也遭到了共和党总统参选人川普在推特上直接回应:“难道伯尼·桑德斯是要我们向中国看齐吗? 共和党总统大选参选人克鲁兹...
Read More
不久前在南京大学采访时得知,南京大学鼓楼校园已经被中国政府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民国时期建筑保护的举措之一。 南京大学校园内的赛珍珠纪念馆 曾经是南京大学的学生,自认为对鼓楼校园的一草一木非常熟悉,但是这次将校园作为“文物”参观还是发现了新天地:校园西南角的一座小楼经过重新修缮,现在建成了“赛珍珠纪念馆”。纪念馆旁边还树立了一座赛珍珠的塑像。以前只是隐隐约约知道,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Pearl S. Buck)曾经在南京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执教,却完全不知道这座小楼正是她当年在南京任教时的住所。 说起来颇有些讽刺。近几十年来,北京一直希望有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特别是诺贝尔科学类奖项。今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算是了却了多年的夙愿。其实中国这块土地从来就是滋润诺贝尔奖得主的园地。中国不仅向美国输送诺贝尔科学奖选手,早在1938年,中国就为美国“委托代培”了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个人就是赛珍珠。 赛珍珠是中国泥土大地培养的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她终身感谢中国大地泥土的滋养,至死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遗憾的是,自1934年离开中国以后,她一直希望能够重返故里,但南京和北京两个政府都将她拒之门外,直到她1973年在美国仙逝。 赛珍珠1892年出生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四个月大时由传教士父母飘洋过海带到中国。她的父亲中文名字叫赛兆祥,原名阿布索伦-赛登斯特里(Absalom Sydenstricker)。赛珍珠英文原名中有珍珠的意思,她便起了个中文名字赛珍珠。 赛珍珠的童年是随传教士父母在江苏镇江度过的,后来又去安徽的宿县一带生活。试想想: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小女孩,在中国接受私塾先生的教诲,博览中国典籍,操一口浓重的苏北方言。看到一份文献上说,赛珍珠唯一的汉语录音是她1942年在美国之音发表的对华演讲,据说录音档案现藏于巴黎,连美国之音总部都没有存档。 南京大学赛珍珠故居全貌 在中国长到18岁时,赛珍珠才到美国去读大学,主修文学,论文写的是《中国与西洋》。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与丈夫一起回到中国,受聘于南京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住在校园里的一幢两层的独院小楼里,直到1934年离开中国。这座小楼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赛珍珠纪念馆”。 1998年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访问南京大学,并接受荣誉博士学位时,曾经参观过赛珍珠的故居。当时的报道援引老布什总统的话说:“我当初对中国的了解,以至后来对中国产生爱慕之情,就是受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 纪念馆旁的赛珍珠塑像 南京大学校园内的这座小楼与赛珍珠辉煌的文学生涯息息相关。她曾在自传中说:“我生活的一部分是在金陵大学教书,教授英国文学。”她还说:“当我生活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时,我是中国人,说话、做事、吃饭、思想、情感和中国人一模一样。” 正是在这栋小楼里,赛珍珠写出了著名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奠定了她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基础。赛珍珠还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也是用英语写作中国题材而获奖的第一个西方作家。赛珍珠离开南京之后几年,日本全面侵略中国。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发生后,赛珍珠在美国为中国抗战奔走呼号。她在美国发表广播讲演,向美国民众宣传中国的全民抗战。据记载,她对时任中国领导人蒋介石有褒有贬。1938年她接受记者采访时抨击蒋介石因无视农民而失去了其机会。赛珍珠的言论激怒了南京,虽然她获诺贝尔奖与中国有关,南京派驻瑞典的使节却奉命拒绝参加颁奖典礼。 中国人很少知道,美国记者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或叫《西行漫记》就是发表在赛珍珠与丈夫创办的《亚洲》杂志上。然而,赛珍珠在1949年后的北京那边也不受欢迎。赛珍珠被视为“美国反动文人”和“美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急先锋”。 赛珍珠塑像题记 1972年,美中关系开始解冻。有资料显示,尼克松在访华前夕, 曾邀请赛珍珠为访问团成员,但是赛珍珠婉言谢绝,说自己更愿意以民间人士的身份回到中国,并且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 馆递交了访华申请。《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以后,80岁的赛珍珠兴奋不已,她曾给周恩来写信,希望访问中国。 1972年5月17日,赛珍珠收到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的回信:考虑到长期以来,你在你的著作中对中国人民及其领袖抱有歪曲、中伤和诽谤的态度的事实,我受权通知你,我们不能接受你的访华申请。 赛珍珠虽然终生热恋中国,却至死也没能回到自己魂牵梦萦的中国故乡。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她的故居墓地的墓碑上,没有墓志铭,也没有英文名字,只镌刻着三个中文字:赛珍珠。 (文章和图片来源:美国VOA,作者:林森)  
Read More
中国正面临数额高达1万亿美元的坏账问题。除非这种恶性循环被打破,否则,金融危机或者至少是经济大幅下滑,将会成为一个无法避免的最终结果 根据麦格里分析师维克托·什韦茨(Viktor Shvets)及其团队的看法,目前中国经济存在着大量的坏账问题,而且绝大多数坏账来自国有“僵尸企业”。坏账的数额之大,足够引起一场金融危机。4月29日,维克托·什韦茨在致投资者的一项提示中表示:“除非这种恶性循环被打破,否则,金融危机或者至少是经济大幅下滑将会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最终结果”。 仅从概念上来讲,中国的债务问题非常简单:以往因为刺激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政府和央行通过信贷扩张的方式,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信贷。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体制落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问题,而且有些甚至是因为政治需要大于经济需求而继续存活的。这些“僵尸企业”的存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偿还银行债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中的一部分开始出现信贷违约,或者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问题。 维克托·什韦茨认为,直到最近,人们都还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如此强劲,它掩盖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不良贷款(NPLs)比率。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坏账总额可能会接近35万亿美元,这一数目几乎是中国名义GDP总量的350%。 中国面临高额坏账 如果太多的企业不能偿还债务,银行和私人借贷者将会对贷款更加担心。如果上述情况发生,紧随而来的流动性枯竭将会把中国经济拖入一场金融危机之中。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坏账风险,作为全球经济驱动力的中国经济,同样也会使金融危机蔓延到世界其他市场。 维克托·什韦茨在他的提示中写道:我们还没有到达这一步,但是我们正在走向这一步。 目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 的增长率接近为零,或者已经转变为负增长。低的或者负的生产力增长暗示着需要对经济采取杠杆化措施(名义GDP每增长5%-6%,伴随着3-5万亿美元的债务增量),从而产生预期的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杠杆措施的不断增加,私有企业领域的信心正在被逐步吞噬,而货币的流通速度也进一步下降(日本已经经历过)。现实中的中国经济正处于“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这种经济上的困局反过来会推升债务的进一步增加,并且循环往复,持续恶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问题,同时还伴随着对存量债务的重新认定,这一切最终将造成净资产收益率出现下降。 维克托·什韦茨认为,中国的不良贷款率高达20%,或1万亿美元的规模。 坏账堆积主要发生在企业环节,而其中大部分就来自于体态臃肿的国有企业。根据IMF最新的金融稳定性报告显示,在2871家非金融类企业样本(统计存在债务总额4000亿美元)中,有590家企业(接近总数的20%)处于债务风险中(这些企业产生的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远低于企业自身的利润承诺)。以此类推到那些非上市公司和中小企业后,IMF最终的结论认为,中国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存在潜在风险的贷款总额可能超过1.3万亿美元。这很可能暗示着来自企业环节的,存在风险的贷款总额非常接近1.5-2.0万亿美元。如果我们假设以上数据的50%为事实情况,那么中国各商业银行就会存在接近1万亿美元的不良贷款(或者占GDP总值的8%-9%)。 受经济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制约,中国不可能再像上世纪80和90年代那样摆脱当前的经济问题。今天中国的实体经济已经很难拥有新一代工人去创造价值,也很难实现用于支付这些债务而需要的GDP增长速度。 最终,除非中国政府彻底放弃先前采用的信贷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否则中国国内将出现信贷危机,或者出现日本式的“失去的十年”。而经济增长率也会加速下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提醒那些年轻的读者,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看起来非常强劲,但最终也不过是衰落之前的回光返照。 (文章来源:凤凰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据美国《侨报》报道,在纽约的众多中餐馆里,菜单里总是少不了一样凉菜,那就是夫妻肺片。这道原本来自四川成都的特色小吃,因麻辣浓香的口感与色泽红亮摆盘成为了纵横各大菜系的“名角”。然而从初到美国的水土不服到如今反客为主,这一盘夫妻肺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有趣故事,纽约川菜师傅为您娓娓道来。   从废片到肺片 夫妻合力成就经典美食 根据从事35年川菜行业的朱师傅介绍,早在清朝末年,成都街头巷尾便有许多提篮叫卖凉菜的小贩。篮内多为由牛肺牛杂等边角料经过卤煮后切成片,拌上美味酱料而成的小吃。即下饭又价廉,成为了棒棒搬运工以及穷学生打牙祭的心头好。 而如今风靡全球的夫妻肺片,据称源自成都郭氏夫妇,夫妻二人于成都长顺街一代摆摊期间,将被人弃而不食被称为废片的牛内脏切成薄片,配上红油、花椒、芝麻、香油等调料而成。因东西好吃且价格便宜,再伴上夫唱妇随,形影相依的叫卖也让“夫妻废片”闯出了名堂。随着凉拌废片的生意名声大噪,郭氏夫妻二人也在食客的点拨下,将不太好看的“废”字换成了同音的“肺”。随后,夫妻二人在成都开店,并正式定名为“夫妻肺片”。 因此这道名字中带有肺片的凉菜,当中则只有牛肉和牛肚并没有真正的肺片。而这道小吃从成名前的小摊小档挑夫客,变成走出国门洋人食的名菜。  初到美国水土不服 菜名翻译闹出大笑话 尽管如今在华埠与法拉盛的众多中餐馆中,菜单上都不难看到夫妻肺片的身影。然而这道美味的凉菜初到纽约时,却经历了文化与味觉的水土不服。 从成都来纽约大厨黄贵平,在皇后区经营川菜馆已有超过十年,据他介绍自己如今的两层楼店面,就从纽约街头的夫妻肺片凉菜摊位开始的。黄贵平表示,夫妻肺片初到纽约的确经历了水土不服,首先这道菜的主要原料之一是老外不怎么吃的内脏牛肚,更重要的是调味料当中的一味四川特色的花椒,在初来乍到的时候也并不受到洋舌头的欢迎。 “我刚到纽约创业伊始,就在临街的店铺租了一个档口买凉菜,其中卖的最好的就是夫妻肺片,一天基本能卖100份。开始的时候客人多为华人,因为大家喜欢的就是川菜的麻辣爽口。而后来逐渐有出现想要尝鲜的金发碧眼客人,对于花椒的麻,第一口抗拒后便慢慢开始爱上。” 黄贵平说。 川菜馆老板吴女士表示,作为川菜重要调味料的川菜只有四川有,因此很多老外客人在第一次吃到花椒的时候,都是惊吓大于惊喜。“曾经有个老外客人点了夫妻肺片,然后吃了两口之后很紧张的向我们求救。他说自己舌头没有知觉了,好像是严重的过敏。当时我告诉他这都是因为酱料里面小小的花椒。” 不仅是在味觉上,夫妻肺片在美国初亮相的时候也因为中英文的文化不同,闹出了不少的笑话。 川菜大厨黄先生表示,夫妻肺片正确的英文翻译应该是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直译就是泡在辣椒酱料里的牛肉与牛肚。然而他就曾见到同行因菜单上将夫妻肺片翻译为“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吓得老外客人看了菜单以后夺门而逃。 “很多老外觉得中国人什么都吃,甚至还有一个典故就是四条腿的只有桌子中国人不吃。然而造成这种误解的很多就是并不恰当的翻译,包括老婆饼变成了老婆做成饼,鸡仔饼成了小鸡压成饼,还有把四川麻婆豆腐翻译成吃了豆腐满脸麻子的。”黄先生表示。   华人吃一口以解乡愁 老外夹一筷感叹中国味道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移民来到美国这片土地,正宗川菜也在纽约遍地开花。一份地道夫妻肺片,上桌欣赏红油浓墨重彩,入口感受麻辣鲜香、脆筋柔糜、细嫩化渣。华人吃一口以解乡愁,老外夹一筷感叹中国味道。 (文章来源:中国侨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GCTV全球华视冬红纽约报道] 5月1日下午,Shoo-in(曙英职业平台)主办的首届北美投行精英选拔赛决赛暨全球顶尖公司内部招聘会在纽约中城万豪酒店隆重举行。Shoo-in与来自摩根斯坦利、高盛、JP Morgan、BOA美林等投行精英高管、AFCFE总裁Lily女士等行业大牛齐聚万豪酒店,6位来自各个全球领先投行的评审员,共同评选6位从全美最顶尖院校脱颖而出的参赛选手,并且见证Shoo-in一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最后,来自纽约大学金融系的大二学生Mike Zhao在决赛中胜出,荣捧冠军奖杯。 当日的大型活动由两个环节构成:-决赛现场和Shoo-in独家内部招聘会。本次大赛的主办方Shoo-in(曙英职业平台)的创办人Karen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金融专业硕士项目,曾先后任职于美国国会和高盛投资银行。她在接受全球华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stock pitch大赛教大家真正学会对公司估值,对股票股价分析。而本次招聘会有多家全球顶尖企业、50余个独家招聘机会、共200个有限席位以及数十位顶级投行咨询高层。我们还将陆续邀请来自顶尖投行的导师阵容,包括来自顶尖投行、咨公司和四大等世界100强企业总裁与高管出席。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Networking的机会,给大家提供实现职业梦想的平台!这样的活动以后还会继续举办下去,而且还会越办越好! Shoo-in市场负责人Chloe表示,参赛者来自全美各大高校,通过网络投票和评委线下评审选拔出来,最后6位全美最顶尖院校选手脱颖而出。他们非常优秀,获得大家一致好评。此外,这也是一个2016年度金融顶级盛宴,12家全球最顶尖的银行进行闪亮完美的亮相。200个有限席位,50个内推职位,现场接收优秀简历,和高层HR面对面接触,直接获得这个夏天的工作机会。这是一场最综合的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希望有更多的人前来参加和关注我们。 有前来参加活动者表示:本次首届北美投行精英选拔赛决赛暨全球顶尖公司内部招聘会非常成功,可以高管与总裁Networking,看最真实的案例,还可以把握最后的独家招聘机会,以后会更加关注多多参与。
Read More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