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April 13, 2016
据《福布斯》2016年全球富豪榜,美国共有540位亿万富翁,他们的净资产总额高达$2.399兆美元。这两项数据比任何一个国家的亿万富翁人数和总净值都还多。想知道美国哪些州住着最多亿万富翁吗?他们的总净值是多少?他们投入的产业又是什么呢? 那么,请跟我来! 亚利桑那州 Arizona 亿万富翁人数:9 亿万富翁总净值:$2.23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汽车   阿肯色州 Arkansas     亿万富翁人数:5 亿万富翁总净值:$7.18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时尚与零售   加利福尼亚州 California     亿万富翁人数:124 亿万富翁总净值:$53.24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科技   科罗拉多州 Colorado     亿万富翁人数:10 亿万富翁总净值:$3.88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娱乐媒体与饮食   康涅狄格州 Connecticut     亿万富翁人数:12 亿万富翁总净值:$5.03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金融与投资   佛罗里达 Florida     亿万富翁人数:44 亿万富翁总净值:$12.66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饮食   乔治亚州 Georgia     亿万富翁人数:9 亿万富翁总净值:$3.05千亿美元 最多亿万富翁从事的产业:娱乐媒体、饮食、时尚与零售服务...
Read More
最近公布的2016年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结果,也许能让一些亚裔生睡个好觉了。虽然今年多数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创下新低,但亚裔生的录取比率却有所上升。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哈佛大学今年就传来了让人欣喜的录取数据:今年哈佛的录取率是5.2%,创历史新低,但对亚太裔学生的录取率却达到22.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为啥录取率升了?还记得去年亚裔组织的联合申诉吗? 顶着“模范族裔”光环的亚裔,在升学这件大事上却吃了不少“暗亏”。想要进入美国名校,亚裔生要跨过的门槛要比其他族裔高得多。 去年5月,为了抗议美国名校在录取中对亚裔的“招生歧视”, 64个亚裔团体的联盟向美国教育部公民权利办公室申诉,称哈佛歧视亚裔申请者,设定比其他族裔更高门槛,利用配额制,将不少优异亚裔生拒于门外。 可别小看这次申诉。它可是20多年来在美亚裔追求平等教育权益方面影响最大的一次联合行动。包括《华盛顿邮报》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大幅报道了此事。 申诉虽未得到美国教育部门的积极回应,但却像是在一潭死寂的湖水中投入了石子。组织该申诉的亚裔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就曾撰文称,去年的申诉给哈佛大学施加了空前的社会、政治压力。 与此同时,美国非盈利组织“学生公平入学”对哈佛大学等高校发起诉讼,认为藤校对亚裔生的录取政策违背了“人人生而平等”的宪法原则,这个案子正争取今年内得到最高法院听审。 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正是在多重压力之下,使得哈佛大学今年的亚裔生录取比率有所上升。   亚裔反对招生歧视,其实反对的是背后的平权法案 美国高校的招生政策,绝大部分遵从着“平权法案”的规定。 “平权法案”旨在防止基于“族裔、肤色、宗教、性别、性取向或国家出身”等因素而对少数群体的歧视。它规定高校在招生上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 写到这里,小侨不禁想问,听起来善意满满的“平权法案”真的能实现教育公平吗?然而,下面这组数据则告诉你一个大写的 NO! 根据此前公开的数字:同等背景条件下,亚裔进一流名校SAT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亚裔在任何一个SAT分数段的录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录取率比白人低67%。比其他族裔则更低。 看完这组数据,小侨不禁为亚裔生们捏了把汗。本身也属于少数族裔的亚裔不仅没享受到平权政策的好处,反而造成亚裔生之间自相竞争的排挤效应,想上名校真是难上加难呐!   如果不考虑肤色,会有多少亚裔进入美国一流大学?  如果不考虑肤色,完全按学生的素质录取,亚裔在美国一流大学中究竟要占到什么比例? 还真有人研究过这件事儿。普林斯顿大学学者Thomas Espenshade和Chang Chung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取消平权措施,非洲裔和西语裔在长春藤盟校的录取比率将分别降低三分之二和一半,白人录取率只增加0.5%,但亚裔录取率就从18%大幅增加到23%。   什么?不相信,那么再来看看这所学校的例子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废除“平权法案”,实行“种族中立”原则。在过去的近20年间,该校的亚裔学生比例由1989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45%,相对应地,2005年以后,拉丁裔学生数量开始下跌。与之类似,完全凭本事入学的加州理工学院,亚裔学生比例从1990年20%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接近40%。   爬藤不易,亚裔进入名校依然道阻且长 尽管哈佛大学的录取比率创下历年之最,但小侨也想说,进入美国名校之路依然道阻且长。 从数据上来看,美国名校对亚裔的政策并未发生大的改观。比如布朗大学和达特莫斯学院对亚裔的录取率一直停留在13-14%的超低水平,耶鲁大学也还是在17-18%之间徘徊。 而最近,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最近发布了题为“扭转潮流,通过大学招生鼓励关心他人和公益的报告”。报告建议高校在招生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多关心家人、关心他人、关心社区,同时降低(SAT)考试和大学预科AP课程在大学录取中的权重。 令亚裔人士担心的是,报告中提倡照顾弱势家庭孩子,这是否会给招生带来新的不公平? 不管怎样,无论追梦之路如何艰难,祝福每个亚裔生都能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 (文章和图片来源:中国侨网)  
Read More
2016-04-12 10:3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鑫 从4月8日开始,中国实施《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随身携带境外“获得”物品的中国公民必须申报。如果价值超过5000元人民币需缴税。洛杉矶的地接导游称,这个政策对那些从中国来的游客来说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那些国际代购和快递公司。 中国海关近日对中国公民境外“获得”物品进行严查,检查的严格程度在微信及其它社交媒体上被疯传。洛杉矶是中国游客“海淘”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尽管政策才刚刚实施,洛杉矶一些旅行社还没有来得及回应并与游客进行协调,但直接接待从中国而来游客的地接导游们将对此消息已经有所耳闻,根据他们的观察,这个政策总体上并不会打击中国消费者赴美购物的热情。 洛杉矶的地接导游谭崴凯经常接待从中国大陆来的游客,他认为,这个政策总体上并不会打击中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他举例说,刚刚接待了一批游客,其中一名男性中国游客到购物场所购物,总共花了6个小时购物,他提醒这名男性客人现在回中国海外购物超过5000元人民币要缴税,但这名客人回应说,到时候该罚就罚。 最近中国主要机场的检查力度加大,对于一些专门从事“海淘”的人来说可能就有些忐忑不安了。谭崴凯说,的确有的人被查到,有一些领队同时也给淘宝网供货,有领队带了3块劳力士表回国,被海关翻出来,也有人带了名牌服装、保健用品被查出来。他指出,国内海关这个政策打击最大的是就是那些国际代购,其中旅游公司的领队如果被查到就会被取消领队资格,并上报黑名单。 海外代购受到影响大,其中直接影响的就是快递公司。谭崴凯对快递公司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他说,海外代购接单子之后寄送货品,通关的是快递公司,这两年海外代购生意很好,所以洛杉矶的华人区开了快递公司,因为快递公司来钱很快。但因为现在海关严查,一些快递公司将货品送到中国,中国海关会给收件人打电话让他们缴税,征税之后客人就会换快递公司寄货,这样一些快递公司的生意就会受影响。 (文章 来源:美国侨报)  
Read More
“出境购物买一元钱的东西也交税”、“把商品扔掉损失也比交税少”……随着跨境电商新税政的实施,一时间网络上各种传言纷起。对于在海外购买物品的新税收政策究竟该如何理解?记者为您梳理解读。 4月8日,跨境电商新政已实施,但从网友反馈的信息来看,一些消费者对此仍不了解,尤其是个人海淘和出境购物方面。针对这种情况,记者梳理了相关规定:个人出境购物仍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免税交易额上限保持5000元不变;境内居民与海外朋友的个人快件因不属于跨境电商范畴,按规定执行原来的政策,适用税费50元以下减免政策。个人在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则执行新政,限额内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 在税收新政实施的同时,有些电商平台实行了“免税”政策。对此,有业内人士透露,其商品最终价或已经加税进去。 跨境电商平台购物:限额内可享7折税政 没“免征额”优惠 此次实施的跨境电商新政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收关税,按进口环节征增值税、消费税。个人年度交易限制为20000元,单次交易限制为2000元,限额内关税税率暂设为0%,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同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不再设免征额。 跨境电商通道下购物无论通过哪种方式是否都会累计进个人年度20000元的交易额限制?对此,考拉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外直邮模式应按照新政计入统计;保税模式下尚不清楚。不过上述负责人同时强调,“税改政策适用保税模式和海外直邮这两种模式,他们都需要通过海关的三单合一。” 据跨境电商新政规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购买人(订购人)的身份信息应进行认证;未进行认证的,购买人(订购人)身份信息应与付款人一致。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或物流企业可作为代收代缴(税费)义务人。 天猫国际某店铺一位负责人表示:“无论是直邮模式还是保税模式,个人海淘都统计消费额度,超额则需全额交税。” 个人出国购物进境:自用商品总价值5000元及以下免税 在跨境电商新政实施的同时,出境购物的消费者也陷入了迷惘:究竟什么情况入境时才免税? 据相关规定,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合理数量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及以下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但,个人入境携带物品是否为个人自用、数量是否合理需由海关判断确认。所以,并非个人携带物品总价值低于5000元或以下即可免税。 同时,按财政部发布的最新信息,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具体按照自4月8日起实施的新的行邮税税目税率征收。 个人跨境包裹快件:适用税费50元以下减免政策 还有一种情况,境内居民与海外朋友的个人快件因不属于跨境电商范畴,按规定,执行原来的政策,适用税费50元以下减免政策。本次行邮税政策调整,只涉及行邮税的税目和税率,邮递物品50元免征税额的规定并没有变化。 4月8日起实施的行邮税政策由原来的4档调整为3档,税率分别为15%、30%、60%。不同种类的商品则执行不同档的行邮税。15%这档税率,商品包括计算机、照相机、食品、饮料、玩具、游戏品等;30%这档税率,商品则包含衣服、自行车、摄像机等;60%这档,商品包括眼影、香水、高档手表等。 而消费者从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商品,则不能再享受“50元免征税额”的优惠政策。即,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则取消了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的免征税额。 跨境电商平台执行新税政规则不一:卖家“包税”营销有猫腻 记者梳理显示,目前国内消费者主流的海淘方式是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商品。 通过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海淘又有细分。据了解,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基本分为两种模式:跨境直邮和保税备货。跨境直邮模式为消费者下单后,商家负责采购、打包清关,送至客户手中;保税备货即先将货物屯在保税区,消费者下单之后再送至客户。 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又分为C2C(个人对个人)和M2C(生产厂家或企业对个人)两种情形。目前一般C2C模式下,平台对外宣传为费用由平台入驻的“买手”承担,消费者不需要交纳关税等。如洋码头上就存在这种模式,平台上也入驻了大量“买手”。 直邮模式的跨境电商的M2C模式税费由谁承担,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对此描述不尽相同。举例说明,京东全球购部分业务和天猫国际大部分业务为这种情况。据京东全球购的描述,消费者最终交易价由商品价格、行邮税和国内费用组成。 天猫国际上,部分商品显示收进口税,但也有部分商品显示卖家承担进口税。天猫国际某店铺客服表示,税费多少是由天猫国际计算得出的。“显示卖家承担进口税的商品,很可能卖家已经把税费加进商品价格上了,毕竟跨境电商新政实施,50元以下的税费减免额已经消失了,都需要交税。” 天猫国际对商品价格的统一的诠释为“到手价=商品成交价+税费+运费”。 除了海外直邮,跨境电商还有一种模式为保税模式,这种情况下消费者需交纳商品增值税。如价值500元的一罐奶粉,消费者还需交纳59.5元的税费。 有分析认为,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实施后,部分该类平台执行的“包税”政策,只是平台自己的决策,或并非长久之计。 当然,上述商品均包含于“正面清单”内(7日晚间,财政部等11个部门公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即被称之为的“正面清单”)。 据了解,只有清单上的商品按照跨境电商新政来执行,清单之外商品仍执行一般贸易税收政策或行邮税政策。 (文章来源:中新网;图片来源:网络)      
Read More

About Us

Global video Media is a new-trend Internet video Media & PR/Ads company established by multimedia technology. Founded by professionals, elite & scholars in US, We are an independent and advanced media organization headquartered in New York City.